一、诺若病毒的特点
诺如病毒是一种可以引起急性胃肠炎的RNA病毒,经过12-48小时的潜伏期可出现急性肠胃炎症状,常表现为“上吐下泻”。儿童多表现为呕吐,成人多表现为腹泻,婴幼儿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可出现严重脱水。人群均可出现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很容易在人群间传播。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每隔 2-3 年还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二、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以下情况: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而后手接触到口;
3、密切接触诺如病毒感染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等。照顾患者,处理患者呕吐物、粪便等。
诺如病毒感染者呕吐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可向周围的空气中散播,因此正确处理呕吐物对阻止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诺如病毒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药可预防和治疗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病后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多数2-3天即可康复。
1、如急性胃肠炎引起的“上吐下泻”,需要及时补充电解液,纠正脱水、避免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首选口服补液盐,严重时需及时输液;
2、如高烧不退可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长时间高烧;
3、多食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含脂量高、含蛋白量高以及生冷食物。少食用易导致腹胀食物,如牛奶、豆浆等;
4、切忌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扰乱肠道菌群,加重腹泻;
5、患者需隔离,呕吐物、粪便等排泄物需要及时有效的消毒处理。患者衣物与其他接触过物品也需消毒。
四、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一)幼儿园和家庭预防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班级中遇到呕吐患者,要根据老师指导离开现场,并及时通风;已经发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才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同学。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毒。
3、避免病从口入: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彻底煮熟食物: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
(二)个人的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食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
2、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3、勤洗手,保持手卫生,掌握正确七步洗手方法(内外夹弓大力腕);
4、患者需要隔离,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如仅粪便或肛拭子检测呈诺如病毒阳性,但无急性胃肠炎症状的隐形感染者,居家隔离3天。患者尽可能少接触婴幼儿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5、做好消毒工作。患者呕吐物或者粪便污染的环境与物品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患者使用的物品需要单独处理与消毒;
6、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7、密切关注患者症状,如症状严重需立即送医。
春幼保健室
20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