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政策迎来了重大调整,我们的生活也开启了新的篇章。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一、“乙类乙管”指的是什么
根据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情况,以及它的危害情况,法定传染病在我们国家分为甲、乙、丙三类。
1、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2、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新冠、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艾滋病等。
3、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二、“乙类乙管”怎么管

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一种依法、科学、有序的动态调整,不是完全放开不管,调整目的是更精准更科学地防控疫情,更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平衡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乙类乙管”儿童防护指南
1、感染症状
孩子感染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呕吐、咽痛、流鼻涕,部分孩子伴有腹泻、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一般3-5天症状会好转。
2、治疗措施
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发烧首先采取物理降温,可用降温贴、温水擦拭。温水擦拭额头、颈部两侧、腋下、大腿根等,避免擦拭胸前和腹部等敏感部位,并给患儿少量多次补水,如不见效再考虑使用退烧药。
部分症状很轻的患儿甚至不需要用药,只需要多喝水、多休息、保证睡眠、均衡饮食。患儿的饮食要以谷物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大豆制品。鸡蛋、瘦肉应适量,少吃海鲜及冷冻类食物。
3、防护要点
请家长与孩子做好以下几点,可以减少感染的机率:
(1)外出时与他人尽量保持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2)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通风不良的室内或与他人长时间接触。
(3)长期居家时,应做好室内通风。
(4)尽量避免接触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减少感染机率。
(5)坚持运动可以增强孩子体质。
(6)咳嗽和打喷嚏时用弯曲的肘部或纸巾遮掩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即扔进封闭的垃圾箱,然后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
(7)做好健康监测,不带病入园。缺勤未到学校时请如实向班主任说明具体情况,以便跟进。上下学途中,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按错峰时间段接送孩子,保持距离,做到不聚集、不扎堆。如有新冠病毒感染,请第一时间报备班主任处,主动隔离,并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落实健康管理、规范就医。返园时凭医生开具痊愈证明方能返园。
四、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后,除了小朋友,我们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
这份指南请收好!
1、提前接种疫苗,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
2、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3、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4、出差或旅行前,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做好出行计划。
5、乘坐飞机、高铁、火车、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随时手卫生。
编 辑:陈莲
校 对:谢维东
审 核:徐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