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览正文

元旦假期要预防宝宝积食症
发布人:张敏  发布时间:2014/12/31 11:46:47

元旦假期要预防宝宝积食症

2014年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将会在2015年元旦3天假期中迎来新的一年。根据往年的资料统计,节假日期间患“积食症”的宝贝占医院就诊总人数的30%左右,因此,在元旦小长假来临之际,我们提醒各位父母:把好宝贝的饮食关,避免患上“积食症”。

宝贝积食的原因

现在的宝贝不愁吃不愁喝,节日期间大吃大喝的情况往往比以往少了许多。既然这样,宝贝为何还会积食呢?少了大吃大喝并不等于说宝贝吃得少了。由于儿童食品种类的增加,其实,宝贝吃的东西往往比以前更多、更杂,而一些不合理的饮食非常容易形成积食,比如:红薯和花生,红薯和鸡蛋,冷热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热食后吃冷食,非常容易造成食物在胃内“打架”。

专家表示:积食不是小问题,它不仅增加宝贝肠、胃、肾脏的负担,还可能给这些脏器带来疾病。因此,需要父母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积食宝贝的表现

如果宝贝有了下列表现,那就是就是患了积食:

宝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宝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贝常说自己说肚子涨,肚子疼;

可以发现宝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又厚又白,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专家教你三招对付小儿积食

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一旦饮食不节,就容易积食,引发呕吐、肚子疼、发热、厌食、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

如果孩子早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口唇干红或晚上睡觉手心、脚心、腹部灼热等,或3岁以下小儿食指青筋变粗,很可能积食了。建议,先饮食调节,再考虑用药,若发烧超过38.5℃或病情不减,要求助儿科医生。

-饮食调节

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这时,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可适当吃些鱼虾。

此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及时排泄,不去公共场合,积食情况就会逐渐缓解。

-药物消食

一旦患儿的症状没缓解或有低烧时,要考虑用消食药了。

专家建议:

1.大便干者:适合肥儿丸等,烂积丸等,帮助消积、化滞。

2.内热者(表现为嘴唇红、睡觉烦躁、舌苔厚等);适合健儿清解液、小儿清热宁等,帮助消积、清热。

3.咳嗽者: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

4.呕吐者:适合藿香正气等。

-推拿消食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进行积食推拿,帮助消食、清热。”专家介绍了三种方法,前两种有消食退积之功效,最后一法能清热、安神,对于发热的积食患儿可以三法联用,每天每种方法分别推拿10分钟。

●退六俯沿患儿左上肢尺侧(即下方),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泻大肠沿患儿的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清天河水沿患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除此以外,还可取白萝卜2斤、生姜2两、大葱4棵,剁碎后炒热,放在患儿肚子上,用手搓至肚子发汗即可,也能消、退热。

要想孩子肠胃好晚上不要吃太饱

“预防积食,要从饮食入手。”专家说,首先,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其次,荤素搭配要合理。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最后,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无度就会出问题。

“要想身体好,夜里别吃饱。”专家经常对家长的告诫。孩子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65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湖春晖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东升村57号() 电话:025-86400325 传真:
访问计数:
苏ICP备12059859号
快乐围棋
顽逗星早教
旋风跆拳道
旋转拉丁
智慧逻辑狗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