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评价的理念、目的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等都影响着评价对教育的导向。
在以往,对幼儿的测评大多采用量化的评估标准,用“一把尺”来衡量每个幼儿,忽视了他们个性化的特点与智力发展潜能。本学期的期末测评,春晖幼儿园以班本活动“收获节”为评价内容,采用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在真实情景中对幼儿进行评价。具体方法是:教师在每班随机抽取6位幼儿,首先采用一对一谈论、轮流谈论、自由谈论的方式,让幼儿对所在班级开展的班本活动进行回顾和梳理,了解活动给孩子留下的印迹,并用录音记录的方法保存谈话资料。之后,让幼儿在班级真实的情景中玩游戏、做手工、评作品、操作区角材料、跳舞蹈,教师则通过观察的方法记录幼儿在操作中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及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等行为表现。
这种质性的评价方法消除了课程和评价之间的界限。不再考察“认识”和“概念”等认识层面,更关注对“表现”等行为观察层面的考察。最终通过这样的一种评价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