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中药文化传承教师创新团队成员万成雨和顾瑛琪老师顺利开设两节校级公开课,主题分别为《化湿药—广藿香》、《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
万成雨老师从古代医案引入,从中医药理论角度讲述患者病症变化,讲解广藿香辛温的药性、归脾肺胃经的特质在治病救人中的关键作用,从浅入深,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晦涩理论瞬间鲜活。借助信息化技术展现广藿香植株的形态特征,从翠绿枝叶到独特花穗,让同学们感叹平凡的植物对人类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顾瑛琪老师授课对象是同仁堂班学生,在深入调研中药调剂岗位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实习案例,将教学环节设计成层层递进的闯关模式,从“看图识药”到实物识药“,再到“混药分选”,到最后的“蒙眼识药”。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强化学生对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性状鉴别的能力,最终达到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教学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组间比拼,学生在思辨中强化了鉴别中药的传统技艺,同时也提高其持续学习的能力。
中药文化传承教师创新团队的两位老师的公开课,不仅是对中药文化传承的一次生动演绎,更是对培养未来中医药人才深刻责任感的体现。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他们作为中医药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得中医药文化将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