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莫愁中专校!

多模态三分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药学系药品检验教研组开设市级公开课教研活动
部门:施婧雯   发布日期:2024-01-02 11:56:45 阅读次数: 浏览范围:全部

2023年12月29日,南京市莫愁中专校药学系药品检验组在安国村校区开展了市级公开课交流活动。刘丽娟和王露老师各开设了一节市级公开课,药学系多位教师及外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并做交流与研讨。

刘丽娟老师公开课主题是《卤代烃》。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实时投屏、小组分享等教学手段,整合了文本、视频、图片、动画等丰富的多模态教学资源,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形成逻辑性“问题链”,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课前领取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完成资料查阅、组内研讨,并在课堂上分享呈现。通过课堂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加强学生间互助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提高了教学效率。

王露老师公开课主题是《从催熟水果来认识乙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努力践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专业基础课以演示实验为主的传统实验教学形式,融入了学生课前的自主探究实验、课内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课前录制的实验视频、课堂进行实验的演示,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并丰富了实验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认识乙烯的性质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与论证。实验与实验之间彼此关联、层层递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一次次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观察课前制取的乙烯气体,学生自主学习乙烯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在实验二和实验三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发现了乙烯和甲烷在组成上的相似性及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与不同点。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四,即分子模型搭建实验,直观对比甲烷、乙烷、乙烯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及三种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位置分布。从微观视角探寻和理解决定乙烯性质特点的本质原因,并结合看、听、闻等多感官的多模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深度认识乙烯相关反应的本质,发展科学思维。教师带领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进行对比论证,促进了师生和生生间的思维碰撞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

本次公开课交流与学习活动,给校内外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有效促进了老师们的共同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