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莫愁中专校!

教育教学
披文入境 探幽发微——语文教研组开设校级公开课暨开展教研活动
部门:高嘉平   发布日期:2024-06-11 09:27:55 阅读次数: 浏览范围:全部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精神,促进组内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准确把握和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用好统编教材,切实将课程目标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24年6月7日,语文教研组教师分校区、分会场,开展了一校两地的教研活动。高庙路校区朱海霞、陈曦两位老师分别于23高商务、22高商务开设了校级公开课,安国村校区褚雪冬老师开设了诗歌鉴赏课《登高》。

朱老师的授课课题为《哦,香雪》。朱老师巧妙设计“一分钟有多重要”“大山和火车分别有怎样的寓意”“怎样评价香雪与凤娇的不同追求”“四十个鸡蛋换一个文具盒值不值”等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热烈探讨小说所表现的主旨。朱老师还发挥自身特长,结合社团教学,巧妙设计课本剧,引导学生形象有趣地展现动态语言,立体生动地表现文字,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最后,朱老师还融合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思考商品交换、商品销售等相关问题。在三分课堂中落实了三味语文,实现语文味、思政味、专业味的有机融合。

陈老师的授课课题为《祝福》。陈老师紧扣小说语言,从鲁迅“力避行文的唠叨”的文学创作理论入手,自然锚定教学目标,凝聚教学内容,接着精心挑选文本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阿毛”与“‘阿毛’”的区别,为什么“大家仍叫她祥林嫂”而不是“老六嫂”等精彩片段,形象生动地诠释了鲁迅的语言特色,精彩呈现了华夏审美传统,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鉴赏实践中将语言的朴素白贲之美与主旨的意蕴深远辩证统一。整个教学过程紧扣文本,凸显文字魅力,注重学生的思维启迪,浸润文化传承,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促进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褚老师从唐诗收录情况、唐诗意象特点等导入新课,注重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解读诗歌有一定的层次感,引导学生透过诗歌思考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从而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

课后,组内老师开展了深入相互交流与研讨。同时,组内教师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评课交流。听课老师们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语文课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凸显教改精神,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