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上午第二节和第三节课,学校“数智众行”教学创新团队老师在安国村校区开设了以“三智四化”主题市级教研活动。学校副校长熊伟、信息工程系主任王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叶菲、夏平国老师、刘崑老师、蒋敏老师分别开设了一节市级公开课,信息工程系大部分专业教师及兄弟院校如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近五十位老师参加此次听课评课教研活动。
副校长熊伟的课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为核心,精心设计了一套结构化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流程,旨在培养学生对PLC基本指令的深入理解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通过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的方法,本教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竞赛机制,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且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
信息工程系王晨的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建设工程量的组成和特点,学会工程图例的阅读,能够独立进行工程建设工程量的统计,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工程量,同时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计算准确性的重视,增强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学环节包括了导入、新授、设计施工流程、学生交流、整理工程说明、利用人工智能编写施工图说明、小结等。学生工作页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平原某架空式光缆线路工程的案例,要求学生完成包括新建电杆、拉线、光缆长度、中继段测试等任务。这节课通过案例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通信建设工程工程量统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夏老师的课教学设计合理,以任务驱动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为核心,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配线架端接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目标明确,既注重知识传授,也强调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安排循序渐进,从基础的配线架认识到复杂链路的端接,再到技能展示和微视频拍摄,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示范操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安全教育的融入,也体现了对学生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的重视。总体来说,本堂课教学成效显著,教师教学素质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的课通过将密码锁电路设计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求相结合,学生能够立即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利用立体式教材,结合视频演示、互动模拟和实际操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也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到密码锁电路的设计、解析和测试中,这种团队工作方式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电路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他们能够独立地解析电路图,理解密码锁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有效的测试。
蒋老师的课是《综合布线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模块的端接”部分,旨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区分信息模块上的色标、学会使用打线器以及掌握信息模块的端接方法。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重点在于色标区分和端接步骤,难点在于端接技巧的掌握。通过自主学习、情境导入、任务分析与实施、技能竞赛和微视频制作等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强调安全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后,学生需要完成相关任务单和实验报告,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叶菲的课教学设计合理科学,通过引入哈罗德·布莱克的发明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再通过观察思考、知识点讲解、案例练习等多样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负反馈放大器的类型、基本关系式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注重学生思考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学成效显著,学生能够准确判别不同类型的反馈,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评课环节中,大家对于六位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课程思政目标渗透及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表示了赞赏,并给出一些改进意见,六位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希望多开展类似的教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