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脉延绵两千年,袅袅轻烟十月香。2022年10月22日上午,在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非遗百工坊,召开了市名师工作室非遗手工制香技艺学习体验活动。南京市职教教研室教研员宋良玉老师、顾宏老师及兄弟院校的文化艺术类专业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特色和创意的物品,空灵、清寂,又意蕴亘古悠长。和合文创工作室领衔人刘春娣老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中国香文化”的讲座。香,从黍从甘。刘老师从篆书“香”说起,介绍了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历程,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以及在“香”社会生活中的使用。
此次活动还邀请了江南文人制香非遗传承人陆柏茗老师,陆老师首先生动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制香(岭南派、江南派、中原派)三大流派的特点,各种香料的特性和传统手工线香的制作流程。接着,在陆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老师们学习并亲手制作了传统手工香,从香料的混合、粘粉揉捏、制香机压香、晒香板理香,一排排线香制作而成。最后,宋老师进行了总结,希望老师们多做研究,适当跨学科融合,鼓励大家加强交流,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传统手工制香过程极为繁复且慎重仔细,有着一套严谨完整的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在气味美学上的创造力,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此次教研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们深深感受到传统手工艺人钻研、创新的精神和中国香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