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展创新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体系,6月16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委派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杨照坤一行与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一同赴学校考察“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建设情况。校长朱国美、学校特聘专家邱晓刚、特聘专业顾问戴学彦及文化艺术系相关教师参加了调研活动。
首先,专家组一行参观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的非遗文化展厅,这里展示了学院近年来办学的众多成果,有学生学习古籍修复、书画修复、陶瓷修复的毕业设计作品,有展示学院致力于江苏本土非遗技艺保护、传承、活化的成功案例,有展现数字非遗,科技帮助传统技艺传承的展陈平台。朱校长向专家组一行介绍了学校于2001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古籍保护修复专业至今一路走来的筚路蓝缕,并向专家组详细介绍了古籍保护修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情况,展示了全体莫愁人在古籍人才培养,古籍保护修复方面的成绩。
随后,朱校长邀请专家组参观了学校古籍保护修复中心,修复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古籍文献的修复保护的工作,与辽宁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建立了持久密切的合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古籍修复、古字画修复、古陶瓷修复等多门类的综合性文物修复中心。修复中心负责老师向专家组介绍了在修古籍文献情况,并邀请专家组成员林馆长就在修的一件西文文献给出指导意见,现场交流期间气氛热烈而融洽,通过林馆长的指导也最终确定了修复的技术路线。
最后,专家组听取了学校关于“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建设的汇报,校领导和专家们就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专家们对学校的建设成果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考察对于学校“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考察团一行的到访,不仅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更为学校在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学校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古籍修复水平,培养更多的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国内众多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创新,为古籍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