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展学微讲坛 > 正文 |
[内部]关于二次备课的几点认识
发布人:何笑宇 发布时间:2015/04/02 18:25:49
一、指导思想 二次备课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本班教学实际,为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效益而对自己教案所进行的再加工、再深思和再创造;是教师致力于个人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提升的必然需要,也是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的有效体现。 二次备课是对集体备课的重要升华,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知识准确的话,那么,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且跃动着个性的魅力。 二次备课是我校当前集体备课的薄弱环节和教学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所有教师要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度上,重视集体备课中的个人复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充实二次备课的实际和有效内容。 二、 二次备课的方法 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 标:标记原教学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学案中有关环节的补充做具体说明。 改:改正原教学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学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删:删除原教学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学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三、二次备课的内容 1、一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考点。 以本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集体备课教学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二备教学设计。 (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体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与学生自主学习,是否给予足够的时间,是否设计了巩固练习。 3、三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练习与课外练习。 四、二次备课的要求 1、个人二次备课要突出教法和学法,体现以学论教和以学定教,在教法优选、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2、教师在教材上也必须要有批注、勾划,体现深入研究教材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