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展学微讲坛 > 正文 |
[内部]关于二次备课的几点经验
发布人:李莉 发布时间:2015/04/01 17:32:24
各位老师,下午好: 不好意思,今天在这里班门弄斧了。关于二次备课,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及做法。 二次备课,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备学生 我们的一次备课是统一的,但我们每个人面对的学生却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和环境,掌握学生的需求,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比如,我们本学期有战争题材的课文《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些课文的背景离学生认知比较远,我就在二备中提到:请学生课前搜集,课上小组交流对“九一八事变”,对 “二次大战”的一些了解。 (二)备自己 教师只有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因为我本身不属于很会煽情的老师,但在课堂上又希望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求知欲。因此,在二次备课时,我会写一些生动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及结束语。比如《三亚落日》这课的二次备课中,在过渡到三四自然段的教学时我写到: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其特有的、神奇的、美妙的自然风光令人心驰神往;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里观赏落日,则“真有诗意“,让人如痴如醉!我们一起来观赏美妙绝伦的三亚落日吧! (三)备教材 二次备课中,需要我们创造性地组织教材,找准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点,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疑难问题?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还是《三亚落日》,我在二次备课中写了一个小填空:三亚落日一会像什么,一会像什么,一会像什么。这三幅画面你最喜欢哪幅?读一读,小组交流说一说喜欢的原因。这其实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我用一个问题就将它解决了。 (四)备教法、学法 选择教法学法,既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班的孩子不太能侃侃而谈,也不太能有一些有深度的见解,比较喜欢朗读,喜欢表演。我就经常在二次备课中让孩子不同形式的朗读,分角色朗读、赛读都可以。如《半截蜡烛》,二备中就让孩子准备简单道具,进行表演,让他们通过表演来体会人物形象。 (五)备教学环节 在二次备课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具体学情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环节。我个人比较喜欢板块分明的教学环节,所以在二次备课中也经常会这样来设计。比如《三打白骨精》精讲时,我在二备中将课堂设计成几块1、围绕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识”、“三打”学文;2、体会人物形象;3、分角色朗读。 (六)备练习设计 二次备课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孩子设计一些课堂练习来巩固本节课所学。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及做法,还请各位老师多多包涵,不吝赐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