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科学 > 正文 |
[内部]五上科学《导体和绝缘体》
发布人:高艳 发布时间:2018/11/26 09:40:12
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预测,并说出依据。 2、能设计验证性的实验方案并学会研究记录。 3、能够在电路中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验。 4、能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性的总结。 (二)科学知识: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直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的价值。 2、体会到学习可以为生活服务,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愿意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之中;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有的物体容易导电,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并能联系实际辨认电器、电料、工具等。 三、教学准备 铁片、木片,铅笔芯、橡皮、钥匙、塑料尺、回形针、纸张、胶带、组装电路的材料及相关工具。 四、板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家里有段线路出了故障,想自己检修一下,便借了两把钳子(一把有胶皮包着,一把没有)能建议老师用哪一把吗?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真会观察生活,说得挺有道理,是不是这样呢?老师还有点半信半疑。科学课要注重实践,注重证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是否导电的问题。 二、对物体导电情况进行假设 师:生活当中物体太多了,我们短短的一节课不可能一一去研究。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表格)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我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它们是否导电。你们小组讨论一下,认为容易导电的就打个勾,下面开始。 师:你们小组猜测的结果是怎样的?如果有不同意见的,等会儿再说。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 三、讨论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师:这是我们的猜测,怎么知道它是对是错呢?怎么做呢?我们总不能空着手做,总要借助什么东西来检验物体导不导电吧?具体怎么做?(把导线两头分别接到要检测的物体的两端,如果灯泡亮就说明这个物体容易导电,如果不亮就说明它不容易导电) 师:就是要找一个检测器,对吗?检测之前我们要做些什么了?(检测一下检测器是不是好的)说得太好了,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只实验一次,灯泡不亮,就能下结论吗? 师:科学课要讲究科学严谨,看来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实验结束还要把结果记录下来这一点也很重要,实验结果就是我们搜集的证据。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讨论的方案开始实验。 师:谁来把实验的结果交流一下。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其实铅笔芯也可以导电,只不过我们的电池电量太小,如果多加几节电池它会导电的。铅笔芯是石墨做的,它是容易导电的。除了这个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四、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师:咱们来小结一下,你们发现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我们把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给一个共同的名字——导体,我们把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也给一个名字——绝缘体。那么水和人体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你们一致猜测水和人体都导电,有依据吗?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猜测深信不疑,那是不是我们的实验过程出了差错呢? 师:好!我这儿也有一小杯水,我用两节电池试一试。都四节电池了,怎么还不亮呢?看好老师往里面加点东西,看看有没有效果,请一位同学做我的小助手,谁来?老师加的是什么呀?其实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盐。我们所实验的是自来水,比较干净,如果像老师这样加一点杂质,它的导电能力就很强了。一般池塘里的水杂质比较多,很容易导电。 师:其实我们的这个检测器检测能力是有限的。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个更先进的检测器(同步出示) 师:光看它的外表就很神秘吧!上面有两个螺丝。我们先来检测一下它是否完好,用一个铁丝,把两个螺丝连起来,看看亮不亮?亮吗?我们把它放到自来水里试试。再放到纯净水试试。这个检测器有个名字叫人体验电球,老师来试试?人体能导电吗?所以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五、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师:咱们现在能检测一下老师该用哪把钳子吗?我回去以后就用这把钳子(带胶皮的),谢谢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能说说你们家里哪些地方用了导体,哪些地方用了绝缘体吗? 师:玻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我来检测一下。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为什么会这样了?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