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美术 > 正文 |
[内部]教案 苏少版美术第 9 课 动起来 动起来
————————第 9 课 动起来 动起来
发布人:乐睿融 发布时间:2019/03/14 16:52:51
第 9 课 动起来 动起来 教学目标: 1、了解定格动画的基本特点;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感受动画的美,体验快速作品带来的快乐以及交流的乐趣。 2、认识常见的构图形式和类型,并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运用。 3、激发学生对定格动画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动画的原理,尝试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动画。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帧”的概念,通过对帧的修改,使画面动起来。从艺术的层面指导学生,创作出有趣味的动画。 教学准备:师:Ipad、超轻黏土、课件。 生:Ipad、超轻黏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这里有两张图片,你们更喜欢哪一张?并说说原因。 生:回答(动态图) 2. 师:恩,今天,在乐老师的美术课上,这种能动的画画叫做“动画”,今天我们来学习定格动画。 二、认知原理,新授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么? 师:恩,老师来考考大家。 师:那这个呢?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电影,这里面集动画、人物、卡通、魔术为一体。 1. 前辈们喜欢将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快速播放出来就变成了动画。 2. 老师这里有一本手翻书它是一张张的图片组成的,翻动快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动画。 3. 还可以用电脑画出来播出快的时候看上去很连贯,也变成了动画。 师:这就是医学上说的“视觉暂留”,人们利用这个特点快速播放连续的图片就变成了动画。动画的原理:医学已经证明,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征,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二十四分之一秒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个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就产生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 学生活动:通过老师对动画历史的讲述和动画原理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 分小组初次体验。 三、初步尝试,研究动画 师:看来同学们对动画还是挺了解的。 师:今天在我们的美术课上,用Ipad的定格动画软件这个新式工具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演示)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演示,老师就来做一个示范吧! 动画制作步骤: 1. 首先选取黑白棕三种颜色超轻黏土,制作出蚕宝宝和桑叶。 2. 示范一边动一边拍 3. 将拍好的图片连续播放形成定格动画。 ★小提示:注意固定选择取景,注意动作的变化幅度。 3. 存储成影片文件动画格式。这个格式可以帮助我们动画循环动起来。 学生活动:学生作业要求,使用Ipad定格动画软件和超轻黏土制作一小段定格动画短片,即课题“动起来 动起来”。 四、互动研究,深入探索 师:恩,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都学会了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做的效果吧。 师:嗯这个同学做得相当好,他的画面有没有不完美的地方呢? 师:是的,这个拍摄晃动能解决吗?那应该怎么做呢? 师:要注意固定好拍摄位置。 五、创作表现,开拓思维 教师活动:挑选自己喜欢的工具设计一个帧动画场景里面发生的故事,老师给你们每一组发了相同的场景,你想想会发生什么呢? 六、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师生活动:请同学们将画好的作品上传,利用Ipad实时分享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对作品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有效的建议。 七、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构图知识不需做太专业化的讲解,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课后欣赏的优秀定格动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