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美术 > 正文 |
[内部]四年级下册第17课《字的联想》
发布人:张芳 发布时间:2018/05/23 08:58:17
17. 字的联想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字变化的无限魅力。 2. 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联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联想、类比、拟物及夸张等方法,使学生经历替换汉字笔划及变化外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文字的造型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汉字联想、美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夸张、拟物等方法变化汉字的外形,装饰出具有丰富个性及想象力的汉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发 1. “秋”字联想。 师:记得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过这样的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师:这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秋色(图片),漫山红红黄黄的树叶,煞是好看。 2. 汉字的演变。 师:其实,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代的汉字就都像一幅幅画呢!(文字动画) 二、组织新授 1. 笔划替换。(以“球”字为例) 师:(屏幕出示“球”字)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 生:球。 师:看到这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 生:篮球、足球、羽毛球…… 三、学生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你想设计一个什么字呢?准备怎样来表现呢? 四、作业评价 五、拓展应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字的联想,通过字意,对字的笔划或外形做了设计与装饰。其实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设计用在很多地方,比如说自己的名字。同学们,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