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数学 > 正文 | ||||||||
[内部]认识几百几十几
发布人:王蓓 发布时间:2011/09/28 10:01:16
![]()
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16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重点: 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意义,掌握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几百几十几后面的数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同学们,每天中午从1时起,是我们的阅读时间,为了看到更多的好书,同学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了学校,放到教室的图书角,供大家阅读。这是三年级每个班图书的统计情况
(1)谁来读一读 (2)像400这样的数是(整百数) 像420这样的数是(几百几十) 像432这样的数是(几百几十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百几十几。 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1、认数 (1)出示方块图(4板5条) 这儿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 45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指名说一说) 小结:4个百、5个十合起来就是450 (2)增加3个小正方体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桌2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 小结:4个百、5个十、3个一合起来就是453。 (3)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你想自己试一试吗? 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一边拨一边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我在百位上拨4个表示4个百,在十位上拨5个表示5个十,在个位上拨3个表示3个一。指导说到位。) 谁来帮老师拨一拨(指名一边拨,一边说) 谁再来说一说怎么拨的? 把拨的结果贴在黑板上 (4)会读吗? 指名读一读 齐读2遍 (5)你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吗? 自己对照着计数器在桌上用手写一写,一边写一边说 谁上来写给大家看一看 (百位上4个珠,表示4个百,就在百位上写4 十位上5个珠,表示5个十,就在十位上写5, 个位上3个珠,表示3个一,就在个位上写3。) (6)453中的4、5、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那453是怎样组成的? (7)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数(贴出)435、543 谁来读一读 同桌合作,分别拨出435和543,一边拨,一边说,拨好后再说说这两个数的组成 指名拨一拨,说一说 请小朋友看,每个数中都有一个“5”,(用红笔点出)表示的一样吗? 指名说一说 想想做做 4 这儿也有3个数,每个数中都有数字“3”,各表示多少?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自己连一连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 (8)想想做做 3 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一写吗 自己写一写,读一读 你是怎样写的? 904、409为什么十位上写0呢? 2、数数 (1)看一看,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459 再添上一个呢?(460)怎么知道的? 469添上1个呢? 479添上1个呢? (2)想不想自己拨一拨,数一数 一边拨一边数,从597数到612 从多少开始(497),怎么数(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地拨,就在哪位上拨(个位) 一直数到多少?(612) 自己拨一拨,数一数 (3)谁来带大家一起拨一拨,数一数 (其中问:599后面的数是多少? 600后面的数是多少?) 想再数一数吗?看题:谁来读一读题目 小组活动:从1号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 哪个小组愿意数给大家听一听 齐数 三、练习 看来今天大家已经学得不错了,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些练习 1、想想做做 1 (1)出示题目 (2)看!这是(人民币),有几种面值的? (3)谁来读一读题目 (4)自己看一看,填一填 (5)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是135? 2、想想做做 2 (1)这是什么?这儿有( ),这儿呢? (2)谁来读一读题目 (3)自己填一填 (4)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是508呢?508的十位上为什么是0?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几百几十几》,是在前面认识整百数、认识几百几十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导入时就要联系前面的知识自然的引出。为了提高同学的兴趣及数学结合生活的思想,于是就我校大语文阅读,每班图书的本数作为例题中的数字。并有意识的出现三种数字。这样,导入是既复习所学带出新知,又简单明了。 接下来的教学,因为前面学生已经由了一定认识,所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去操作,去说。既然是认数,所以仍是注意要具体到抽象。先是方块图,再计数器,最后数字。每个环节,不能忽略对数的组成的认识,都要让学生去说一说。最后读一读写出的数。其中,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不一样。 还有数数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听清要求,一个一个的数,另一方面先结合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加深认识,在个位上拨一拨,数一数。特别是数到个位上是9时,要提醒学生接下来是多少,强调满十进一。以及十位、个位都是9,接下来的数字。在这儿,借助计数器,学生会比较能理解。
莫愁湖小学 王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