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数学 > 正文 |
[内部]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发布人:李梅 发布时间:2019/09/03 10:58:19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1×6= 7×8= 9×5= 7×6= 2×4=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 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 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 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学生可能得算式 20+20+20= 20×3= 追问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肯定并指出:20+20+20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0×3或3×20 师:怎样计算20×3,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整十数乘一位数。你会计算20×3吗? (5) 教师组织学生探索交流,明确算法。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 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3= 20+20+20=60 用加法算。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联系整十数的意义。 C、2×3=6,20×3=60 根据表内乘法类推。 (7) 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2×3=6可以看做2个一于3相乘,得数是6个一;把20×3看做2个十于3相乘,得数是6个十,也就是60。其实B和C的算法本质是想通的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出示“试一试”200×3, 师:比较刚才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这道题是? 整百数乘一位数。补充课题 (2)学生已经有了20×3的口算经验,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并交流。 发言后小结:整百数乘一位数,也可以照整十数乘一位数的额样子,先把整百数看作几个百,再联系表内乘法,算出得数是多少个百。 5.比较总结规律。 2×3= 20×3= 200×3= (1) 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 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试试算8×200 积是几位数? 是多少? 你能想到什么算式? 7、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打乱顺序练习。 (3)再次小结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三、联系实际生活学习估算。 1、教学例2 (1)理解题意,选择估算方法。 出示例2情景图,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要知道“张大叔带200元,买4箱西瓜够不够,应该先算什么?” 讨论明确,可以先算4箱西瓜一共多少元? (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48×4 大部分学生不会算,如果不计算,还有其他办法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吗? 讨论后指出,可以通过估算解决问题。(补充课题) (3)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4)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 50×4=200 所以 48×4一定小于200 这说明?结论是? 同桌互说上面的估算过程和方法。 (5)完成“试一试”。 (6)比较、总结估算的方法 用估算方法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有什么不同? 估小 估大 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估算的时,即可以从结果最多是多少?想起,也可以从结果最少是多少?想起。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巩固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 想想做做第5题。 (2) 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