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数学 > 正文 | ||||||||||
[内部]二年级下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发布人:邢晓敏 发布时间:2019/05/13 15:46:5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90-9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统计兴趣,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去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 3. 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正确地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活经验 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下午都会有阳光体育活动,这里老师收集了你们活动的一些照片。我们来看一看。你们还记得阳光活动有哪些体育项目吗? 生:跳绳,羊角球,小皮球,板羽球。 提问:那你最喜欢哪个体育项目呢? 生自由回答。 师:像这样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能快速的知道哪个体育项目最受学生们欢迎吗? 生:不能(因为太乱了,太散了) 师:是啊,每个同学都问,数据太散乱了,很难得到哪个活动最受欢迎,所以我们需要将数据收集并整理,这样就能快速的知道了。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新技能吧! 那老师先带大家去校园的一角参观一下。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师:这里是童心园,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 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有男生和女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下棋,有的在看书。 (根据学生回答板贴,同时要打乱板贴) 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内容。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如果两个问题都出来了就都贴出来,如果没有就贴出来的那一个) 2.讨论分类标准。 师:同学们真厉害,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要解决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需要先知道什么?(要知道学生多少人,老师多少人)也就是要把图上的这些人分成(老师和学生)这两类 师:是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要按照一个标准来进行分类。(板书,齐读) 师:刚刚我们是怎样分类的? 生:按照师生的标准将人分成老师和学生两类。 师:那如果要解决参加哪个活动人数最多这个问题?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呢?(板贴) 生:按照活动项目的不同分成下棋,看书,做游戏三类。 师:那我要知道那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应该按什么标准分成几类? (按照性别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类) 小结:刚刚我们为了求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把图上的人分成了学生和老师两类。为了求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把图上的人分成了看书下棋做游戏这三类。你们看,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的分类的标准也不一样。 3.收集并分类整理数据 师:明确分类标准后,需要把图上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板书:整理) 那我们先来整理“看书、下棋、做游戏”这一分类吧。师随便指图上属于不同类的人问:这是哪一类的?这个呢?这个呢?(学生答) 师:你还记得刚刚我们所指的这三个人属于哪一类吗?(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我们有的小朋友记得,有的小朋友就忘了。那在统计的时候我们怎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数一个做一个记号,数一个杠一个。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的方法都很好,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数一个做一个记号。我们来试一试吧。 师从上往下,指一个并问:这是属于哪一类?生说师做记号。(注意要找不同类的人,保证每一类有一道两个。要对齐) 师:老师这样画好看吗?(好看,因为整齐) 师:刚刚老师是用方块做记号的,想一想,还能用什么做记号呢? 生自由回答。 师:可以有各种的记号方法,那我们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来记录吧。 我们来看一看活动要求。生读 师:我们请每组1号小朋友起立,你们负责报所属分类并杠。2号小朋友起立,你们是小小监督员,负责看1号小朋友杠的对不对。3号小朋友起立,你们负责将1号小朋友说的记录在表格中。4号小朋友请起立,你们负责看3号小朋友记录的对不对。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很重要哦。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了吗?那请一个小组的小朋友们给大家示范一下。 会师:会像他们这样子来做吗?看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愉快,完成的最好。 生活动 师生交流 4.分析和解释数据。 展开活动。展示小组的作品(选一个记录乱的,一个整齐的),第一个表格的小组汇报(乱的先汇报):你们小组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分成了几类?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师追问:你这两种记录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答整齐的那一个,因为这样更整齐,看起来更清楚。 展示第二个表格(整齐的)生汇报。 师:观察这两个表格,从表格中,你能知道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追问:那第一个表格一共有多少人?第二个呢? 为什么分类不同,总人数却相同? 生:因为都是把图片上的这些人分类的。 师:是的,所以这两个表格也起到了相互检验的作用。 5.回归于反思。 师:回顾分类整理过程,我们先是提出了什么问题?根据问题将图上的这些人分成学生和老师两类,又把图上的人分成看书下棋做游戏这三类,整理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什么记录、表示方法? 那在分类整理过程中,你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分类有什么作用?分类需要注意什么?分类标准对数据的结果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经过分类整理,了解了许多数据,一开始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分类;而后用表格、符号等来表示数据结果,也知道了,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整理数据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板书课题: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 一、 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 小朋友们,我们在课外的时候常常用积木堆出各种图案,这里,老师也堆出了一组图案。 提问:图上都有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答师追问:根据你的问题,你需要把图上的物体按什么标准分类呢? (2)再出示图下的表格 (3)师追问,这两个表格分别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打开课本9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出示活动规则(同桌合作) (3)讨论、交流:比一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小朋友们,在现在,我们常常用微信,QQ等联系远方的朋友,那在没有微信和QQ的年代,人们是怎样联络的呢?(写信)是的,但是写信邮寄出去需要邮资,邮票就是我们的邮资,这里老师收集了一些邮票,(2)问:这些邮票,你打算怎样分类?(小组内说一说)。(课件演示) (3)你从整理的数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谈话:最后,老师想知道你们小组里有多少同学? 提问: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吗?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 四、回顾总结,布置实践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同一件事物根据不同的标准来统计的情况,课后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问题 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
分类 整理 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 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