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数学 > 正文 |
[内部]二年级上教案
————————认识乘法
发布人:邢晓敏 发布时间:2019/09/18 15:29:44
认识乘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认识“几个几” 师:同学们,今天阳光明媚,我们一起去动物学校看一看吧,刚进入动物学校我们就遇到了正在觅食得兔子们,仔细观察,图里兔子每堆有几只?有几堆? 生:兔子每堆有2只,有3堆 学生上台边圈边数 师:小朋友大家一起看图,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教师边指边和学生一起数)1个2只,2个2只,3个2只。 师:兔子每堆有2只,有3堆,就是3个2只。(跟读,自己小声读一读) 师:草地上不仅仅有兔子,还有母鸡哦,仔细观察: 鸡每堆有几只,有几堆,是几个几?数一数、说一说 生:鸡每堆有3只,有4堆,是4个3只。(个别小孩说,齐说) 师:接着往前走,遇到了一群小鸭子,你能说一说小鸭子每堆有几只吗? 生:有的是2只,有的是4只,有的是5只。 师:能说成是几个几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每堆的只数不一样,不能说成是几个几 师:是啊,像这样,每堆的只数一样,有几堆,我们才能说是几个几。 (二)列出加法算式 师:兔子有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吗?鸡呢?请小朋友有列出两道算式,算出结果。 学生列式,教师巡视 交流算式并板书:2+2+2=6(只),3+3+3+3=12(只) 口答兔子和鸡一共有多少只。 师:比较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他们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加数都相同) 师:像这样得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把他们简单的说成几个几相加得多少。第一道算式是3个2相加得6,第二道是4个3相加得12(板书) 现在请小朋友看算式一起说一说(齐说) (三)强化“几个几相加” 师:下面请小朋友来摆一摆几个几。 (1) 每堆摆2根,摆2堆 师:请你像这样先摆2根小棒,摆这样得2堆。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几?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会填一填吗? 学生完成练习纸第1小题。 (2) 每堆摆2根,摆4堆。 师:我们继续摆小棒,请你每堆摆2根,摆4堆,比比谁摆得最快。 学生数一数、填一填,完成练习纸第2题。 师生交流2+2+2+2=8, 师: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多少? 生:表示,4个2相加得8 (3) 在头脑里摆一摆(课件相继出示) 师:每堆摆2根,摆5堆。一共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师:摆6个2相加,算式是什么? 二、 探究新知,认识乘法 (一) 引发冲突 1、 感知10个2相加 师:刚刚我们摆了6个2,如果继续摆下去,仔细看屏幕,现在是几个2?你会写算式吗? 师:想象一下,如果摆20个2,加法算式是什么?课件出示图和算式 师:如果摆50个2呢?(课件出示图和算式)看到这个加法算式,你有什么想说得? 师:像这样50个2相加,写成加法算式太长、太麻烦!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确实,像这样得加法算式可以用更简单得形式来表示,我们一起来听听数学王国的智慧老人的介绍。 (课件呈现“智慧老人”:大家好,像这样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早在300多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最早发明并使用这样的符号,“×”表示相乘,叫做乘号。比如50个2相加可以写成50×2=100或2×50=100。)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计算比较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是乘号,它和我们学过的哪个运算符号长得很像?(加号)对!数学家认为乘法是加法得一种特殊形式,于是把“+”斜过来,发明了“×”。 师:“2”在加法算式中是什么数?加法算式中没有50,为什么乘法算式中有50呢?50从哪里来?表示什么意思? 师:50个2相加可以写成50×2=100或2×50=100(跟读) 师:比较这里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谁更简便,为什么? (二) 认识乘法得各部分名称 明确: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也有自己得名字,乘号前面得数叫做乘数,乘号后面得数也叫做乘数,乘得结果叫做积。(生自己说一说) 师:咱们再来看看黑板上得几道加法算式,也能写成乘法算式吗? 教师示范第一道:2+2+2=6写成3×2=6或2×3=6 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学生独立将后两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既可以用加法算,又可以用乘法算,但是乘法算更简便些。 三、 练习应用,内化新知 师:孩子们,我们接着往前走,遇到了一群在觅食得小鸡?你能说一说,每堆有几只,有几堆,要求什么问题呢? 生:每堆有4只,有5堆,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你能看一看填一填吗? 生:4+4+4+4+4=20; 4×5=20,5×4=20 师: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而且乘法比较简便。 师:告别了小鸡们,我们又遇到了正在跳伞得小青蛙们,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不知道该跳到哪片荷叶上,你愿意帮帮他们吗?说说你是怎么想得? 师:如果有第5只青蛙,他也想跳到第3片荷叶上,它得伞上可能写得是什么? 师:解决了青蛙得难题后,我们看到了正在射箭得小猴子了,第一只小猴的总分是多少?怎样列式?有不同的吗? 师:第二只小猴得总分呢?谁来列式?(8+4+10=22)这道算式也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吗?为什么? 小结:看来,并不是所有得加法算式都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只有当加数都相同时,才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四、 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师:孩子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