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语文 > 正文 | |||||||||||||||||||||
[内部]三年级上册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发布人:桂媛媛 发布时间:2019/10/10 09:06:1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本次教学的课例是一堂童话阅读课。聚焦于中段学情和童话的文体特点,目标设计的重点是在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中,初步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关心人物的命运。叶圣陶先生曾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如何用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语文的理念”,在思考后,我最终确定的突破口是朗读。朗读是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言语思维的基本方法。聚焦描写卖火柴小女孩现实遭遇的段落,通过自由读、齐读、轮读、默读等多元化朗读形式,层层梯度解构文本,向言语智慧的纵深处探寻,形成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 设计特色: 对词句篇的感知——理解——积累——运用,充分凸显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内化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要求读准“旧、饿、卷”等21个生字;会读会写“柴、冷、旧、裙、怜、饿”等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挣、几、晃、喷”。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可怜的遭遇。 3.初步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4.培养学生完整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中,感受小女孩可怜的遭遇。 2.初步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设计研学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作者 1.引导学生聊聊《安徒生童话》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名。 2.介绍作者安徒生。 3.出示课题,随机学写“柴”。(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新授教学 理文识字 1.预习检查 (1)扫清部分字词障碍。 投影出示两组字词:
(2)随机认识多音字几、挣、喷并进行相应练习。 (设计意图:将字词变为短语或词串的形式出现,意图一是赋予原本抽象字词以感性的意义和情感,更便于学生的积累;意图二是赋予词串画面感。第一组词聚焦现实中小女孩可怜的遭遇;第二组词聚焦于小女孩五次擦亮火柴的幻想。寄希望于两组词能为孩子描述文本,理解文本提供支架。)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一段话说说你看见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2.学生回答。(如学生讲的不够理想,则出示课文中的第一副插图作为提示。)(学生板书:可怜)随机学写“怜”字 3.聚焦阅读1—4自然段 (1)品读第一段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投影出示:
(2)思考并分享:你的大年夜是怎样度过的? (3)品读1—4段。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1—4段,想一想,画一画小女孩怎样度过大年夜的语段,并在打动自己心灵的句段旁写下感受。 (4)学生品读,教师随机点拨启发。 (5)师生交流分享。 预设一:分享交流有关赤着脚、没卖出一根火柴等句段的感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如果你就是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此时你希望能拥有什么?(学生板书:又冷又饿)随机学写“冷”、“饿” 预设二:分享交流第四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如果你就是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此时你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设计意图:课文1-4段是写小女孩现实生活中的可怜遭遇。开头的一二句环境描写很重要,这一特定的环境更能突出人物命运之悲惨,社会就如同这环境一样寒冷。所以我将本句环境描写与孩子对文本自主的个性化解读相结合,在多种形式反复的朗读中与编者、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并在其间穿插了三次说话练习,训练学生言语表达力和想象力。) 4.合作探究,直击人性 (1)默读1—4自然段,先独立完成研学单,再就疑惑小组交流。 出示研学单:
(2)自主探究后,就各自疑难进行合作探。教师随机点拨。 (3)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感知社会的冷漠,促使小女孩悲惨的遭遇,增强孩子对人物命运的关心和同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为了促使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更深入、更理性地关注人物命运。尊重于儿童思维力的发展,三年级的儿童理性思维已经萌发,所以此处我用表格的形式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自我评价的理性思维。变说为写,更能让孩子在文字中沉下心去接收文字的浸润。同时也希望能纠正儿童在提取文本信息时总是不完整的,割裂般提取之弊病。完整提取信息,统筹感知更重要。) (三)学写生字 感受字的结构 1.学写生字“旧”、“裙”。明确:横画多的笔画,注意横画的长短和间距。 2.生书写“旧”、“裙”。师随机矫正写字姿势。 3.讲评生字。明确:书写正确一颗星,整洁一颗星,美观一颗星。 (四)总结收获 深度感知文本 1.总结收获。 2.齐读小诗《卖火柴的小女孩》结束全文。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交给学生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们的。板书教给孩子一为增强孩子课堂参与意识,突出孩子的主体性;二是为检验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我所预设的孩子完成的板书中有本课会读会写生字“冷”“饿”“怜”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