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部门频道 > 卫生室 > 正文 |
浅谈慢性病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人:吴一西 发布时间:2015/05/08 10:23:05
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指病程为长期,很难或几乎不能治愈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肺部疾患、肝肾疾病等。 慢性病有哪些共同特点? 慢性病起病缓、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显著,有些几乎不能治愈。 慢性病的危害有多大? 目前,慢性病已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近3500万死于慢性病。中低收入国家由心脏病、脑卒中、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全世界的80%,且呈快速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在我国,几乎80%的死亡可归因于慢性病。不仅如此,慢性病已不再是富贵病。 慢性病有哪些共同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增加的的诱发因素,包括个人特征、环境、遗传因素等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性)、年龄、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缺乏身体活动和吸烟等。 上述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缺乏身体活动和吸烟等都是可以控制的。 年龄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年龄越大,发生各种慢性病的机率大。慢性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但其病变的积累往往从青少年开始。慢性病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 性别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与女性相比,男性患心血管病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大而且早。对于肿瘤,除少数妇科肿瘤外,多数也是男性高于女性。因此男性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迅速上升,并逐渐赶上同年龄段的男性。 如何认识遗传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均为多基因遗传病,即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总和决定一个人是否易于患病。为防止发病,疾病的遗传度越高,就越应该注意控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以防止其易患性达到发病的阈值。 对个体而言,如果父母患有某种慢性病,自己患该病的可能性就会高于没有遗传背景者。另外,已发病患者与自己的亲缘关系越密切、发病时间越早、病情越重、亲属中发病人数越多,该病的遗传性越强。 然而,对于具体某个家庭,遗传作用的大小常很难判断。因为生活在同一家庭的成员不仅有共同的遗传背景,还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后者在慢性病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例如食盐摄入过多可导致家族性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