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部门频道 > 校长室 > 正文 |
第二届“南京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转发)
发布人:系统保留超级用户 发布时间:2010/06/13 14:06:00
市教育局办公室、市语委办公室关于举办 第二届“南京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语委办、各直属学校: 2009年,我市二十多万中小学生参加南京市首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提高汉字书写的规范意识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教语用司函〔2010〕32号)及《省教育厅办公室、省语委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 苏教办语〔2010〕2号)精神,市教育局办公室、市语委办公室决定举办第二届“南京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现将大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书写经典,传承文明。 二、大赛组织 市教育局办公室、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市教研室承办。 三、参赛对象及组别 全市中小学、中职校在校学生。不收取报名费。 共设4个组:小学一组(1-3年级)、小学二组(4-6年级)、初中组(7-9年级)、高中组(普通高中及中职生)。 四、参赛作品及要求 1.书写内容须选自中华经典诗文作品,也可从所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但须为完整的一段或一段中句意完整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字数不限。须使用规范汉字书写。如作品内容不能提供明确出处,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及“二简”字,出现自造字和错别字,将取消个人参赛和组织机构的评奖资格。 2.作品类别分软笔楷书、软笔隶书、软笔行书、硬笔楷书、硬笔隶书、硬笔行书等6类书体。其中软笔(毛笔书写)作品,不超过四尺整张;硬笔(钢笔书写,小学一组可使用铅笔)作品,不小于A4纸。 各区县、学校自备纸张。毛笔格式自定,硬笔格式从“南京教育信息网”文件公告栏下载(见此文件附件)。 五、时间安排 大赛组织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学校初赛(6月)。由学校组织。各校要广泛发动,通过晨练、午写、开讲座、开比赛等活动,以赛促练,形成氛围。 各校于6月20日前将《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报名情况汇总表》(见附件二)报送至区县教育局,区县教育局和市直属学校将《汇总表》报送至市教研室,联系人:徐健,同时将《汇总表》电子稿报送电子邮箱:xujian9261@sina.com。 2.区县复赛(7月10日前)。各区县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定复赛方案,组织学生现场书写,并按照不同组别中的不同书体类别分别选送优胜者作品参加全市决赛。作品上交市教研室,同时报电子名单。电子邮箱地址同上。 每区县推荐作品不超过20幅;市直属学校学生作品不超过15幅。 所有上报作品须落款并加盖印章,同时填写《参赛作品登记卡》(见附件一)并牢固地粘贴在作品背面的右下角,指导教师只能填写1位。 参赛作品一律不退还,作者享有署名权,大赛组织机构享有使用权。 3.市决赛(7月20日)。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各区县和各直属校上报的作品进行评审,评出若干奖项,并择优报送省教育厅参加全省评选。 六、奖项设置 1.学生奖项: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名; 2.教师奖项: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 3.组织单位奖项: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七、相关要求 1.请各区县教育局、学校,各直属学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提高参赛作品质量。 2.各区县教育局负责本区域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参赛工作。加强组织协调,规范办赛程序,严肃赛风赛纪。大赛的各个环节均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参赛费用。 联系人:市教研室,徐健;电话:84518498-8004,83639971;电子信箱:xujian9261@sina.com ;地址:竺桥41号;邮编:210008。 附件一:第二届南京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参赛作品登记卡 附件二:第二届南京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报名情况汇总表 南京市教育局办公室 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附件一:第二届南京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参赛作品登记卡 区县: 组别: 书体类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指导教师及联系方式
电话
电子邮箱
所在学校(全称)
通讯地址及邮编
以下为书写内容信息 题目
选自
作者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注:请将此表填写后牢固地贴在作品背面的右下角。
附件二:第二届南京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报名情况汇总表 区 县: 单 位: 联系人: 职 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组别 参赛人数 作品件数 参赛学生民族/港澳台侨地区/留学生国籍情况统计 特教学生情况统计 软笔 硬笔 小学一组
小学二组
初中组
中职组
高中组
高校组
港澳台侨组
留学生组
总计
备注
注:民族情况需列出民族名称及每一民族的参赛人数,如“壮族120人,苗族80人”;港澳台侨需分地区统计人数;在华留学生需列出国家名称及每一国家的参赛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