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49-1956年过渡时期
1.筹建新中国(新中国建立前夕)
(1)军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民族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新中国建立:1949.10.1(开国大典)
3.巩固新中国的三个措施
(1)解放大陆全境: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军事上保卫祖国:抗美援朝
(3)经济上发展农村生产力:1950-52年,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工业化建设:1953-1957年,一五计划。
5.完善法律: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过渡时期的外交成就: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二、1956-1976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中共八大。
3.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误: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
(1)1956年(一五计划期间)自行研制歼5飞机。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军事成就)
(2)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雷锋、 “铁人”王进喜 (石油工人) (模范人物)
(3)1966年,实战导弹发射成功。建立战略导弹部队。 (军事成就)
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4)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科技成就)
(5)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外交成就)
(6)1971年10月,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外交成就)
(7)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中日建交。 (外交成就)
(8)1973年,袁隆平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 (科技成就)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 历史转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民主和法制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
4.外交成就:1979年,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5.改革开放:
(1)农村改革的开始: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1984年,城市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1992年,改革深化 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对外开放的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转折、改革开放的开端、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中共十二大:198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提出。
(3)中共十三大: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
(4)南方谈话:1992年。发展才是硬道理。
(4)中共十四大:1992年,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中共十五大:1997年,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思想。
(6)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7)中共十七大:2007年,科学发展观被提出。
(8)中共十八大:2012年,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中共十九大: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国家统一事业发展:1992年九二共识;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8.民族团结的发展: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
9..科技发展:1999年,神舟一号试飞成功。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2008年,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出仓任务。
2015年,屠呦呦团队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校党总支
20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