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听评课
陈袁凤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
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都是教师上课,听课教师在记录本上记录下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本节课的几点优点,几点不足,在评课时互相交流。这样的听评课全凭听课教师自己的经验和直观感受,大家的交流也大都流于表面,谈到课堂的不足,评课老师一是怕薄了开课老师的面子,二是怕暴露自己的水平低犯了什么科学错误,总是谨小慎微,寥寥几句应付差事。这样的听评课对开课教师和评课教师后期的教学工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自2016年9月我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使用了“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的观课平台,在暑期培训时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朱雪梅教授面向我校全体教师介绍了课堂观察的理论及实践,并详细讲解了“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数字平台的使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这个讲座在我校教师面前打开了多元交互式听评课的一扇窗,让老师们耳目一新。心动伴随着行动,我校在进行了多次不同层面的操作培训之后最终确定在12月份开展了主题为“走向学生的听评课”的教学展示活动。
“走向学生的听评课”活动是为了推动莲花实验学校教学改革,各教研组以“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为依托,展开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从而了解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效率的匹配性,提高学习成绩,进而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活动时间为2016年12月1日-2017年1月6日。参与的教研组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思品、历史、生物、地理等八个教研组。在活动中各个部门分工协作,教学处负责方案制定、宣传动员、协调课务、组织听课、研讨活动。信息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录播教室设备管理、录像资料收集等。
活动主要流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一)明确观课任务
1.观课主题
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观课平台中的“师生交往行为”为主要的观察内容。通过对“师生交往形式”、“交往情绪”、“课堂评价”、“行为管理”的量化观察,诊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反思教学设计的适切性。
2.观课分工
为了确保观察活动的信度为单位,只推选一位教师作为被观察对象,其余教师均参加活动。全组不低于50%教师使用观课平台,进行量化评价;其余教师使用传统听评课,便于相互比较观察结果。
3.平台使用
为了确保老师们能够顺利使用观课平台,教学处将在11月30日进行培训。
在观课活动前两天,教研组长在网络平台上布置相应的任务。
(二)确定观课日程
每个教研组安排一位老师上课。为了方便全组老师来听课,组长只确定其开课日期、班级、课题,由教学处确定上课节次。具体安排详见附件中的电子表格。
(三)开展观课活动
1.课前准备
被观察教师需在学科组讨论群中提交本科的教案、学案、PPT,供观课教师研究。
2.课中观察
有数字化平台观课任务的教师,在开课前在手机上下载“课堂观察”APP,事先登录好,在课堂中使用手机观课。
其他教师用本组统一的纸质观课量表进行常态的听评课。
录播设备进行录课。教研组长或授课教师本人在课后下载视频,以供课后研讨使用。
(四)进行观课研讨
1.数据统计
根据课后研讨时间安排全组教师集中评课。
教研组长在平台的后台统计观课的平均数据,并形成观察报告提前一天在学科组群中公布。
2.开展研讨
进行数字化观课的老师,从“师生交往形式”、“交往情绪”、“课堂评价”、“行为管理”四个方面,用数据品评教师上课的表现。
进行常规听评课的老师,从学习目标达成、教学活动贴合学情、课程内容实施到位等方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
所有老师既要谈问题,也要谈建议。
(五)撰写观课报告
由数字化观课教师代表、常规听评课教师代表、教研组长共同执笔,撰写观课报告。报告要求如下: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数据收集与整理

|
优势(分点举例)
|
偏差行为(分点举例)
|
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
|
矫正策略
(需协商)
|
教师原因
|
学校原因
|
社会原因
|
时间段:
__月__日至__月__日
|
|
|
|
|
|
|
根据本组实际情况,组内教师可以删改表格。
(六)观课问题跟踪
被观察者结合观课平台的数据反馈和组内教师的建议,修改教学设计,再次进行听评课活动。同时我们鼓励同课异构和骨干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促进组内教师共同成长。
通过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进行的听评课数据非常的全面具体,我们本次活动选用的“师生交往行为”这一量表对“师生交往形式”、“交往情绪”、“课堂评价”、“行为管理”都进行了量化的记录,多位观课教师在平台上评课数据的平均值更具有客观性,这使得我们的评课不再流于表面,不再基于感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诊断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覆盖面、课堂评价的适切性、行为管理的合理性。这样的听评课是建立在具体的数据分析上的,数据背后所反映的问题会引起老师不断的反思自己教学设计的适切性、课堂行为的有效性,这将引领着我们的教师深入研究自己的课堂设计和课堂行为,在跟踪观察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会对我们的教师的教学起到重大的变革作用。
在观课研讨的过程中观课教师对此平台的设计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改进建议。如:观课前应该开课前会议,统一观课记录标准,使得记录更具有统一性;量表的内容条目太多,一位教师难以完成整张量表的记录,建议可以将一张量表根据不同内容进行拆分,由多位老师共同完成,然后在后台合成一整张,这样会让观课教师观察得更细致全面,减少遗漏。
不一样的多元交互式听评课必将对我们的课堂产生不一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