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心脑血管专家教您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小窍门。
起夜或早起要缓慢
很多老人都有起夜习惯,千万不要起床太猛,以防血压波动太大导致晕厥,或夜间视线模糊而摔倒,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患者。夜间睡眠时,人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如果猛然起身,血压一时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
起床后别立马开窗或出门
对于老年人而言,起床后马上开窗或出门,由于室内外温差明显,血管易迅速收缩,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应该等身体活动开了,再开窗换气或出门。
别用力排便、蹲便后慢起
用力屏气排便,会使血压下降引起脑溢血,同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长时间蹲便后猛然起身,易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导致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不要突然扭头
心脑血管病患者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硬化,突然扭头,会使颈动脉血液产生涡流,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或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造成急性脑中风。
不要熬夜抽烟
人在熬夜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此时吸烟会迅速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心血管,使血压增高、心率增快。
忌进餐太快,暴饮暴食
进餐时,心脏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脏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张压降低,大约持续30~120分钟。进餐对心脏影响的程度与进食量的多少有关,食量越大影响越显著。
别久看电视喝浓茶
研究表明,看电视1小时,可使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7%。如果看电视时喝浓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酒后不要喝咖啡
酒后喝咖啡,刺激血管扩张,增加心血管负担,造成的损害比单纯喝酒更高。
洗澡时注意水温
洗澡环境中(包括桑拿浴)温度过高,会使人体皮下血管迅速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因而,洗澡水温宜在38℃~42℃。此外,要避免突然进入浴池,或在里面浸泡太久。洗澡前后还要注意补充水分。
温馨提醒
● 适当锻炼身体。
● 晨起和临睡前都要喝杯水,但不要饮浓茶。
● 低脂低盐低糖饮食。荤菜可以选择鱼虾,蔬菜尽量少油,戒烟限酒。
● 注意气温变化,做好保暖工作。
● 调整好心理,保持平和心态。
● 注重健康咨询、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疾病的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