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孩子特殊的表现或较为特别的家庭情况,本学期除家长会外还另外约谈了以下几位家长:
A爸爸:
孩子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从开学初的家庭情况调研显示其单亲,从小没有妈妈。问到对妈妈的印象,说只看过照片,没看过真人。问他会想妈妈么?他很坚决的回答“不会”。从小被爸爸和奶奶照顾长大,奶奶应该很爱他吧。
他在学习上习惯比较差,小学时成绩不太好。自己在心理上也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刚上初中时,自己想过要好好学习,但在行动上不能持之以恒!
比较孤僻的孩子,单亲家庭给予他的心理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约谈了小A的爸爸,本想进一步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但被其回避了。既然对方不想说,那就不再追问。简单的诉说了孩子在校的情况,以及希望家长配合的方面。并保持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B爸爸:
小B是个典型的后进生,尽管入校时由于成绩的乌龙事件,老师们曾经一度认为他是个学优生。但是抑制不住他自内而外的后进生特质。很快真面目就被揭穿了。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作业不做,课堂练习怎么也完不成,不打扫卫生。说脏话、和同学哄闹。上课瞌睡,几乎都处于半睡眠状态……
约谈他的爸爸主要目的是希望家长在家能够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沟通后了解到还在小学来成绩一直不佳,在家其母亲基本不能有效管制。而父亲在外开出租车,早出晚归,不能很好的陪伴。但其父表示会尽力督促孩子在家学习。
小C妈妈:
开学初c妈妈是主动约谈我的。希望向我说明孩子的情况。
c小学时学习成绩很不好,家长采取过各种措施。吃过西药、中药,做针灸。希望通过外部介入改善孩子的学习状况。但收效甚微。
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孩子记忆力等各方面表现都欠佳。之前在一个比较好的小学,班级中的竞争激烈,同学们甚至因为小来成绩不好而排斥她不和她玩。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挫伤,非常的自卑。
妈妈在聊到孩子的早期情况时数次落泪,能感受到这几年来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发自内心的焦虑感。
孩子可能在智力上表现不是太出色,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被多次挫败。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如此恶性循环,表现越来越差。再加上父母的焦虑,让她越发的表现不好。
在了解到孩子的基本情况后向孩子的母亲说明在多元社会中无论如何总有一条路可走。初中毕业肯定会有学上的,不要太焦虑。家长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到孩子。
另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说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成绩绝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希望家长能多给孩子一些空间,一些支持,一些鼓励。作为老师也会给孩子更多展现的机会!
其实c是来自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家庭,孩子的成长并不太让人担心。和家长保持适当的联系,以更好的配合帮助孩子成长。
D爸爸:
D也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理解力、反应较慢。学习也很懒惰,约谈的原因是孩子的家庭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希望家长加强督促。
交谈中了解到孩子早期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直到小学三年级才被接到妈妈的身边。而其父母长期分居,父亲在外地工作。妈妈把他接到身边后,着力于抓孩子的学习,而采取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粗暴。导致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比较紧张。在孩子小学六年级时,妈妈被查出了甲状腺癌,已经手术治疗,现在处于恢复期。他的爸爸为了照顾家庭,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南京与他们一起生活。手术后的妈妈情绪更加容易激动,为了防止妈妈病情波动,所以管理孩子学习的任务就交到了爸爸手中。
爸爸对孩子的要求较低,从小又很宠爱孩子,加上开出租车回家很晚,所以尽管沟通了,但仍然收效不大。
D妈妈:
在和D爸爸沟通无效后,我又约谈了D妈妈。向妈妈说明情况后,给妈妈提出了要求。帮助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不用发火,不用管孩子作业的对错等等,不用辅导。只要他做了就行。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良好的亲子关系。抓住机会去鼓励孩子。
D妈妈有一定的学历基础,沟通比较顺畅。
孩子的行为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尽管有些反复,但比起之前已经进步了很多。
家校联系与配合才能让孩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