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刚到沙洲中学时候的家访,总是在夜色苍茫中登门,风雨飘摇中归去,看到的学生学习的环境是那样的令人心酸,后来作为“莲花实验学校”的一员携带着书家访心头有更多的柔情荡漾。其实,不管老师的身份定位如何转变,我们面对的始终都是孩子,当家长们把孩子交给学校成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员时,我们就要像呵护莲子一样等待花开。
或许,每一棵莲子不同;又或许,得到种子的人心境各异,我们都要像安那样,不过分宠溺、不违背成长规律,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种下种子,然后用爱去等待。家访——就是让这种爱进一步的彰显。
一、倾听与交流,融化心中的冰
六个孩子有的开朗、有的内敛,有的稚气、有的成熟。纪心落的家也许不是富足的,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有爱有心,知道我们来家访还特地准备了水果和可口可乐,虽说盛情难却,但我们还是恪守原则没有接受,毕竟他们从异乡而来,在城市立足已经很不容易。或许,在这六个孩子中,张同学的成绩是最不如人意的,难得的是班主任朱老师始终都一视同仁地对待,他的妈妈特别害怕语文老师会放弃她的孩子,据说是小学老师说过他笨不要管他,留下了比较深的心里阴影。朱老师是心理咨询师,她给以家长以安慰,而我也表示绝不会放弃他,让家长放心。但是张同学的妈妈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智力上就是比别人家的差,还多次当着孩子的面讲,这让我和朱老师很难过,我们支走张同学,跟他的妈妈好好交流了一下。
二、世界,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经过家访,心弦总是被触动,不论是为成绩哭泣的女孩还是缺少父母之爱而自闭的男孩。法国哲学家蒙田曾经激烈地抨击了传统的那种满是知识而无心灵的课堂教学的弊端;“草木因太潮湿疯长而郁闷,灯儿因油上得太满而窒塞;心灵的活动也胶滞于过多的智识与钻研,因为受这许多繁杂的事物所占据和羁绊,它必定失掉自由行动的能力。而这些事物的重量也必定使它弯曲佝偻起来……我们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与良心空虚。正如有些鸟儿间或外出寻觅谷物,未经尝过便用嘴带回去哺喂小鸟儿。同样.我们的学究们到书里去拾取知识.把它带在唇端,只为要吐出来使之散步于空中”.他们然而“至少应该带一颗丰盈的灵魂回来”……
正如著名作家张晓风所言:世界,我交给你一个孩子。那么,我们该还给家长们一个怎样的少年?
王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