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谈心之后
新接手的初一年级,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不了解。小杰是班级个子最高的男孩,入学成绩全班最末;开学一段时间后,各科老师都反映他课上喜欢“乱插嘴”,课后作业经常不写不交,平时测验成绩很不理想。我作为班主任,一下子就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他的身上,把他列为了我德育工作的“重点对象”。每次他的作业有问题时,我都会狠狠的批评他。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是《爸爸,您辛苦了》。当老师念完这个题目后,有一个学生小声的(有学生听到,但老师没有听到)“哎”了一声。小杰当时觉得这“很好玩”,于是大声的“哎”了一声。他的这个举动令老师火冒三丈,班长跑到办公室告诉了我事情的全部经过。
我听说了这件事情后,脑袋顿时“嗡”的一声。老师的怒不可遏是有原因的(语文老师还有2年就到了退休年龄),我很担心从此师生关系就此破裂,不但影响的小杰个人,影响全班都是有可能的。我当即找小杰谈心,并让他主动给老师道歉。可是当时老师正在气头上。
我给小杰的母亲打了电话,并邀请她到学校来一下。在小杰的母亲和我通完电话后,没过多久小杰的父亲当即又发了一条信息给我:老师您好!首先对您说声抱歉!对不起!俺家人打电话给我说这事,我非常气,我等会下班去学校作为家长给您赔礼了,您消消气,我领彭明杰给您道歉!赔礼实在对不起老师您了!
小杰的母亲来到学校后,看得出她非常的生气。她狠狠的批评了自己的儿子,正欲动手时,我赶忙上前制止。小杰的眼泪也是不住的往下流。
实话实说,我没有想到会有学生对老师这样“无礼”。我是否太过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层面,而忽略了其他呢?是这个同学天性如此,还是我在教育工作上的缺失?我抽空又和小杰好好的交流了一番,向他阐明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尊重”的重要性。他说他再也不敢了,当时说这话的时候是无心的。我试着去相信他,看看接下来他会如何。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小杰对老师再也不敢有不礼貌的举动了。我深知,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小杰同学的成绩是很困难的,但一个学生不仅要成才,更要“成人”。我去小杰家家访,发现虽然他们家经济状况良好(已拆迁),但是父母的文化层次不高,平时不太懂得中怎么管理、教育小孩。这个孩子固然有不少缺点,但其实本质并不坏。我有意安排一些班级日常事务(关灯、关门、关窗,记录每天班级开窗通风的时间)给他做,他都能完成的很好。现在如果班上有值日生忘记擦黑板,都是他主动去将黑板擦干净;有时他“嫌”黑板不干净,就主动用湿抹布、干抹布将黑板擦上两遍,还将黑板擦洗一洗(他也知道要留下一个干的)。有一次我们班的拖把池堵住了,是他主动去疏通好的。现在他的生物学科已经达到“合格”的标准,他也会借此机会要我去表扬他。虽然他在很多学科的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他确实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向前进”。
教师需要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孩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激励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对于该学生我经常关心他,经常鼓励、挖掘孩子的优点,用他的优点去消除他自身的弱点,使其感觉到他也是受人重视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是爱和宽容带来的美妙与和谐啊!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宽容、尊重、鼓励,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诱发学生的内省,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鼓起前进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知道,这儿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天道酬勤,我们需要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共同进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