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学校召开了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会议结束时,已经过了放学的时间。身为班主任的我,还是习惯性的回到班级看一看——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桌椅排列得整整齐齐,地面上干干净净,找不出半片纸屑。起初我有点惊讶,随后又不禁为当天的值日生竖起大拇指:小明同学,你成长了许多啊!
一、初识小明——“意外”频频,谈心教育收效甚微
这届学生刚入学时,小明同学是最先引起了我注意的那个。开学没几天,就有任课老师告诉我,小明同学会在课堂上偷偷吃零食,还喜欢乱插嘴;班里同学也向我反映,小明经常在课间大喊大叫,有时是和其他同学拌嘴,有时也不知道在说什么;还没有到国庆节,小明的语文书就丢失了。
因为上述的种种事情,我在学期刚开始时就已经和小明“磨破了嘴皮子”。我告诉他,身为初中生要遵守校纪校规,课堂上不能吃零食、做小动作;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要先举手,等待老师点名后方可起立回答;要懂得尊重老师,不能对老师直呼其名;学会有意义的度过课间10分钟,不能大喊大叫;学会和同学相处,遇到问题先来告诉老师;学习上要用心、专注,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可是,说了这么多,效果却微乎其微。看着他课桌桌肚里满满的垃圾,我忍不住直摇头;喊他到办公室处理问题,他一来就在我的椅子上躺着,那一幕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二、合力“攻坚”,家校配合却成难题
除了我之外,其他老师也会在课后找小明同学谈心。由于小明同学这样的平时表现,导致他的学习成绩相比入学时大幅下滑。鉴于此,很多老师都在利用课后时间对小明同学进行个别义务辅导。有时,放学后老师也会留他进行学业辅导。当我对小明同学的教育没什么进展时,我很开心的看到各科老师们在小明身上形成的“教育合力”。然而就在某一天晚上,小明的爸爸给我打来了电话。
“林老师,为什么小明今天晚上这么迟才回来?”
“小明爸爸,您好!他的语文作业没有订正完,老师在学校帮他辅导的。”
“他这么迟回来,我都急死了!小孩子身体也很重要啊!我说句实话,小孩在你们学校,我们家长是不指望成绩的。只希望他能养好身体,然后找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听了这种话,我犹如被天雷击中一般。但我依然平静地回答他说:“小明最近上课时没有好好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下降了许多。老师认为他很有潜力,也想帮助他啊。”
显然家长的怒气还未消除:“关于作业的事,我也经常讲他。但这个小孩就是不听,我也没有办法啊!而且,我初中毕业,就是个大老粗,也不知道怎么管他。就随他吧!”
听完,我感到很无奈,小明家长对孩子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对学校、对老师的一些做法也不支持、不理解。开学有一段时间了,小明的成长依然不顺,下面我该怎么办呢?我陷入了苦恼之中。
三、亮点闪现!小明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精彩
我开始反思我对小明采取的教育方法。我是不是批评、说教太多,表扬、鼓励太少?我用心留意他身上的闪光点了吗?于是,每当小明在数学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时,我都会特别地表扬他;家长会上,我还重点表扬了小明的爸爸,能时不时的检查孩子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值得所有家长学习。
一次主题班会课上,有一个环节是6位同学进行诗朗诵。小明在课前自告奋勇:“老师你选我吧,我肯定能朗诵好。”起初我半信半疑,不敢给小明这个机会。但事实上,小明在朗诵中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他非常投入、很有激情。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小明进行了表扬,同学们都很吃惊:他们都没有想到小明会有这样的表现啊!
班级里有很多男生非常喜欢打篮球。于是,我决定举行班级4个小组间的“定点投篮比赛”。小明体型较胖,平时不喜爱体育运动。可是其他组的同学都深谙“田忌赛马”的道理,偏要“哄”小明去参加比赛。比赛当天,小明果然代表他所在的小组投篮。比赛中,那些自诩“篮球高手”的同学们有的5投0中、有的5投1中;而小明却5投3中,最终帮助他们夺得了第2名。在我总结此次活动时,小明看着屏幕上自己的照片,不禁在座位上大叫一声:“看我!”看到小明激动的样子,我和同学们都笑了。
一天,我发现小明和同学闹矛盾了。事情是这样的:小明录了一些自己唱歌的视频传到QQ空间里,他的好朋友看到了,将小明的视频传到了抖音上。小明认为那是属于他自己的视频,只有他本人可以发布,其他人不可以。于是两位同学之间便产生了口角。我认为小明的想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也表现出他缺少自信。于是我就在班级里组织了歌唱表演活动,并点名小明独唱一首。活动开始前,同学们都惊讶于我的决定;活动结束时,小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学校举行一二·九纪念活动,我和全班同学一齐朗诵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名作《沁园春·雪》。我对小明寄予厚望,他是为数不多的拿话筒的同学之一。朗诵结束后,其它班级的老师对我说:“你们班的小明朗诵时真的很投入,很卖力。”最终,我们班在朗诵比赛中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全班同学都很高兴,也都非常认可小明在朗诵比赛时的表现。
四、一次严重的意外,一次难忘的家访
一次次的班级活动,让小明提升了自信心,也更好的融入了班级。可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了:小明在课间和同学发生冲突,他用力将对方推到在地,致使同学受伤。
我急急忙忙的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同时又赶紧联系双方的家长。小明的父亲很快就赶来医院,他支付了受伤学生所有的医药费,同时也向对方家长赔礼道歉。好在医生说受伤的同学没有什么问题,休息两天后就可以正常上学了。
回到学校后,小明在我和他爸爸面前嚎啕大哭。他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他对事情的后果感到非常害怕。小明的爸爸显得非常的无奈、气愤,他大声的斥责了小明几句,然后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劝了劝小明的爸爸,又安抚了一下小明的情绪,让小明提前放学回家了。
我决定到这两位同学家进行家访。小明家就租住在学校隔壁的小区里,很容易找到。一进门,屋内的情景令我比较诧异:和我的想象完全不同,小明家的墙壁、屋顶、地面完全处于毛坯状态;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十分凌乱,床上(客厅里放了一张床)的被子、被单、枕巾都是灰色的,没收整理。小明爸爸给我端来了一把椅子,他自己坐在了某件物品上(外面有一层布,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小明则坐在一张小板凳上。
谈话间,我才了解到小明家里的一些情况。小明爸爸对我说:“我和他妈妈已经分开了,我每天忙着上班,能关心他学习的时间不多。这个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总爱打游戏,我都讲了多少遍了,他就是不听!唉!”
我看看小明,他低着头,一声不吭。我对小明说:“小明,你的爸爸很关心你,他都是为你好。我发现你爸爸经常在校门口接你放学回家。其实你家离学校很近,但他还是很放心不下你。你要理解爸爸的辛苦,一定要好好听爸爸的话啊!”
小明的爸爸接着说:“以前有的时候是我母亲去接他。现在我母亲跌了一跤,躺在床上了。我一面要照顾我母亲,一面又要管他。我还经常要加班。我现在真是烦死了!这个小孩太不懂事。唉,林老师,这些话我只能对你讲讲了。”
小明听了这些话,心里也很难过。我赶紧说到:“小孩子成长总要一个过程。我听小明说,现在他已经会自己做炒饭吃了,有进步!小明,以后还要学会照顾奶奶,知道吗?”
小明点了点头。
五、新的学年,“崭新”的小明
整个初一阶段,小明身上发生了太多事情。初二刚开学,我看到英语老师在走廊上和小明谈心,小明还有点哭泣的样子。
“金老师,他怎么了?是不是作业没做啊?”
“没有没有,他作业交给我了。他在向我道歉呢,说初一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现在后悔了。”
小明对英语老师说的的确是心里话。进入初二后,他的学习态度有很大转变,学习劲头也很足,他的成绩提高了不少。除此以外,现在的小明已经很少和别的同学发生矛盾,再也不在课间大喊大叫,大课间的跑操也能坚持跑完。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都认为小明同学比之前进步了许多。
六、结语
为了这个学生,我用尽了谈心教育、活动教育、家校沟通、教师合力等各种方法。就在我觉得快要“技穷”时,小明同学实实在在的成长了。也许是时间让小明成长,也许是种种经历让小明成长。作为一名教师,在为学生成长高兴的同时,我感到自己也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