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建邺区历史学科第三盟区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新城中学与我校历史教师共同开设了两节公开课。
我校杨帆老师讲授的是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杨老师以秦兵马俑与汉阳陵陶俑面部神态的差异导入,分析了汉初的社会经济状况,通过对比秦朝的统治政策,引导学生逐一归纳出汉高祖、汉文帝及汉景帝时期的统治措施。最后结合汉初之势,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局面,进而了解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策产生的积极影响。整节课的设计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
新城中学的梁湾老师讲授的是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以汉武帝的少年经历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汉武帝即位之初所面临的危机。接着,讲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树立君主权威,达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并依次讲述“大一统”观念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具体表现。最后,她将课堂内容回归到单元课题,对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做了总结。本节课以汉武帝一生的经历为线索,贯穿始终,设计非常巧妙新颖。
课后,老师们齐聚会议室,分别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最后,新城中学的邵静老师主持了“基于期指南修订的大单元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我校沈治仁老师深入剖析了“大单元”教学方法,指出每节课的问题设计都要有梯度,要为中心立意服务,以避免碎片化问题。同时,要从每节课的“大任务”入手,帮助学生突破每单元的“大概念”以及最终的历史“大观念”。
在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下,本次教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信息员 张雯 杨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