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我校开展“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分时段课堂’校本实践研究”展示活动,南京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王兵莅临指导。
自2015年以来,市教育局开展了“新优质初中”创建项目,通过坚持教育行政“以评促建”、教研“以学定教”、教科“以研促教”,建立完善了“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新优质初中”创建工程的推进力度。莲花实验学校的“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分时段课堂’校本实践研究”,围绕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创新力”的发展,将课堂教学分为“激趣”“对话”“迁移”的基本结构,成为新优质初中课堂教学范式的代表。
在本次展示活动中,学校语文、英语、历史学科组分别开设展示课。张午晴、杨一沁、陆斌琴三位老师展示了“分时段课堂”中“与老师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课堂学习方式,体现了我校“将知识型课堂转变为素养型课堂”的课堂教学主张。展示活动结束,各学科组开展了教学设计说明与课后研讨。教师们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总结教学经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学校教学处主任沈治仁以《强化能动学习的“莲花”范式》为题,介绍了学校“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分时段课堂”的模型内涵、理论依据、研究过程、实践成果。
活动最后,南京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王兵高度评价了学校的“分时段课堂 ”,认为其对不同学情、教情、校情的同层次初中校的课程实施、教学质量推进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呈现了强化能动学习的“莲花”范式。
(撰写:沈治仁 图片:柳晔童 校对:陈意鸾 编辑:张雯 审核:吉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