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南京市历史教研员王兵老师莅临我校进行学科调研和指导。
学校初三教师杨帆以九上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为题开设了一节常态课。杨老师通过的《19世纪中期的英国煤矿》和《20世纪初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情境对比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梳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应用、交通运输以及化学工业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并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参照,总结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特点。最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深刻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演进和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课后,王老师和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一起进行研讨。王老师认为本节课结构清晰,内容流畅。同时也指出,要继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展核心素养,关键注意三点:所创设的情境和问题导向要贴近学生特点和学情;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遵循评价先行原则,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角色留给学生,教师退到裁判员的位置。王老师建议,本节课可以融合学校的“分时段课堂”模式,通过激趣、对话、生成三个步骤突破核心难点。
研讨结束后,王老师走进“非遗工坊”参观了学校历史学科校本化成果,并给予肯定。王老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要找好切口,积极寻找课外资源,继续深化研究,办出自己的特色。
本次视导为莲花历史教师提供了教学新思路和校本课程新方向,老师们受益匪浅,期待历史教研组的后续发展和成长!
(撰稿:杨帆 图片:沈治仁 校对:陆斌琴 编辑:张雯 审核:沈治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