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微课题研究表
填表人 苏苏 日期 4月30日
研究项目 |
研究内容 |
研究问题表述(你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
小学低年级易算错计算题的原因 |
研究问题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
计算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之一。长期以来,计算教学一直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在在教学工作日趋精细化的形势下,计算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 缺乏有效性。在具体指导学生做计算题时,大多数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口算题和计算题,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流程。 2. 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刚进入校园,大部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只满足于算对就行、错了就改的层面,缺乏必要的验算,没有寻找错误的原因,往往付出了时间却不能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
研究现状(这一问题目前的研究举措成果等) |
1、低年段学生计算情况调查。研究者利用问卷调查、访谈个别老师等方式,从“口算情况”、“笔算情况”等方面进行归类,算出了各占的比例,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 2、低年段学生计算情况原因调查与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分析低年级学生计算易错的原因: (1)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形成的直觉错误,低年级学生处理信息,通常在大脑中形成图像画面。由于种种原因,处理这些画面时出现了一些错误。 (2)学生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瞬时记忆或短时记忆能力不足。如果数学中应记忆的内容在头脑中记忆不清晰,就会使得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 (3)不良的态度、习惯引发的差错,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时常把数字"6"写成"0",把"7"写成"1",直接改变了算式的原样,从而导致错误的出现。(4)低年级孩子的意志力不强。他们不善于向自己提出学习上的要求和主动去完成任务,经常需由家长、老师向他们提出希望和要求,并在成人的督促下才能完成任务。 3、根据学生的现状,制定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在制定策略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状,结合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训练有意注意的能力、设计多样的练习形式以及开展数学记忆性、趣味性的游戏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研究设计(研究的思路、采取的措施、预计取得的成效等。即拟如何去做,目标是什么) |
课题研究内容之一: 对小学低年级数序易算错计算题原因和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课题研究内容之二: 对计算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作用的研究。 课题研究内容之三: 对小学低年级有效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涉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审题,理解算理,能主动进行验算。 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二三两项,二侧重于科学性的探索,三侧重于实践性的操作。 |
研究的实施(即在不同的时间段,你做了什么,达成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缺憾) |
第一阶段:(2015.2.16—2.27)准备阶段。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5.3.2—3.23)调查阶段。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文献检索和个别访谈教师、学生,对低年级学生数学易算错计算题的现状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完成分析报告。此阶段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第三阶段:(2015.4.1—2015.4.30)实践研究阶段。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有步骤的开展,以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计算学习的方法:如何审题、计算方法的指导、体会检验的重要性,还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计算题。 第四阶段:(2015.5.4—5.30)研究总结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
|
研究展望(下一步如果深入研究下去的话,方向在哪、目标是什么) |
1.力争形成丰富的成果,包括论文、案例、研究报告等。本课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努力提高低年段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地为有效教学服务。 2. 每个家庭的文化层次和家长的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回家练习计算时,有的家长积极配合;有的家长觉得无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