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推进“减负增效,高质量发展”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月27日至5月9日期间,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诚邀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莅临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发展中心校长季慧敏的带领下,教研员们陆续对莲小11门学科进行了指导。
数学
朱雯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就通过口算赛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接着通过创设“数画片”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观察之后通过算式猜测问题,从而导入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教学中,朱老师注重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说算法的过程,开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从一开始的实物操作(摆小棒)、到随后的表象操作(头脑中重现分一分、摆一摆的过程),再到最后的符号操作(语言表征,计算结果),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形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继而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标。
李莉莉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课前李老师仔细研读教材,搜集学习资料,努力备好课。本节课以回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让同学们经历提出问题、分类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将不同的题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具体方法。同学们经历探索、发现、分析、综合与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交流、沟通的方式,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发言、敢于展示自己。
课后,区教研员刘艳老师对两节课做出评价;
首先肯定了朱雯老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对于重难点的把握,并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比如:注重加强小朋友们之间的合作交流,新教师在备课之前可以多看一些大师的文章解读,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
在对李莉莉老师的课表示肯定的同时也给予了点评,肯定了李老师的课堂状态并希望她能一直保持下去。同时,刘老师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例如在习题的选择上要多多加入有意义的素材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如何调整新授的内容,将用分数表示两个同类量间的倍比关系引入得更加自然与流畅。
英语
胡金娣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 (Grammar & Fun time)。胡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围绕helping 这一主题,从helping parents 到helping others,层次分明,一步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一系列连贯情境地巧妙创设也帮助学生在具体而真实的情境中习得语言,攻克了一个个语法难关。
贾婷婷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Unit6 What time is it? (Story time)。贾老师以难度递进的几个趣味数字游戏导入,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将旧知与新知自然联结。之后的课堂设计中贾老师同样依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从细致而有深度的文本解读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拓展活动设计,都体现了对学生听、说、读、看、写五项技能的综合锻炼和培养。
课后,开展了研讨交流活动。张丽宁老师基于以育人为中心和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了细致耐心的点评和指导,既表扬了两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又对教师们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助力教师提高专业能力,提升教学实效。
科学
曹佳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纸》,从各种纸的用途入手,了解学生的前认知,带领学生探究餐巾纸、报纸、打印纸、牛皮纸的吸水性及结实程度,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控制变量,保证实验的公平性。最后根据四种纸的探究结果,运用本节课的知识选择材料设计一只不渗水的纸船,判断纸的渗水性。
张明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科学《用种子繁殖》一课。本节课从蚕豆苗入手,用解剖蚕豆的方式了解蚕豆的内部结构从而知道种子结构发育成蚕豆苗的不同部分。然后让学生做科学小报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深入思考。在探究中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孩子了解到生命的力量。
课后,区教研员李晓宁老师对课堂进行评价。首先肯定了张明伟老师在教学教态上的进步,板书设计仅仅有条。但是,课堂教学中还需加入学生对于实验课的猜测,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很多细节方面也进行了指导。
李老师对曹佳老师课堂的流程给予认可,达成了基本的教学目标,并且提出更高的期望,以纸为媒介,向学生渗透探究方法,多问为什么,让孩子“满脑子问号”地去思考,延伸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道德与法治
虞倩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一课。本节课虞老师一共设计课五个活动环节,环环相扣,从回忆成长经历,感受点滴细节,辩析生活中的爱,到最后的表达对家人的爱。虞老师利用视频、轻音乐以及照片等教学资源拨动孩子们爱的心弦。课上,虞老师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课后,区教研员徐静老师对课堂进行了评价,教学环节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同时也指出了一些课堂上的改进措施。
音乐
王玉瑶老师执音乐《恰利利恰利》一课,王老师从同学们开火车进音乐教室,到后面的山里有回声传入,然后进行双声部的练习,训练了音准问题,并引导孩子们进入印度尼西亚了解这个国家,最后带领孩子们进行整首曲子的演唱,带孩子们在律动的引导下,完成了整个歌曲的律动与演唱的合作。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引导也离不开合作,精心的教学设计,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合作意识。
区教研员曲海燕老师对王玉瑶老师的教学给予一定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教学设计建议,比如: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需要跟着情景延展与音乐律动结合起来等,曲老师建议音乐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体育
何青臣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30米快速跑》一课。本节课从小游戏不倒翁入手,以团队竞赛的玩法为学生创设快速跑情境。课堂内容注重每个环节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做到层层递进、承上启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情境和相对开放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力求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快速奔跑的喜悦。
课后,区教研员殷从建老师对课堂进行了评价,首先肯定了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对于特殊儿童的安排合理到位,同时游戏进行了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接力模式,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的教学建议。
美术
耿慧老师执教美术四下《字的联想》一课,耿老师从展示“莲花字典”中艺术字导入,设置情境邀请学生一起修复字典中消失的文字引出课题。新授部分带领学生从文字博物馆了解文字的历史,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引出象形文字的特点和装饰文字的方法--笔画替换,学生小组联系生活进行讨论。随后通过图片欣赏、文字变化的多重演示激发学生大胆联想引出第二个装饰方法--夸张变形。教师两次黑板示范直观地展示设计艺术字的步骤,学生通过练习达到教学目标。最后以拓展文字的实用性和送给学生艺术字“聪”作为祝福结束本课。
区教研员丁圆圆老师根据本节课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首先,肯定了耿慧老师本节课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教学建议,示范可以再体现有趣美观,体现生活实用性,学生两次练习的时长需要有所区分。
综合实践
单雪琳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综合劳动《缝沙包》一课。本节课从视频入手,以沙包不同的玩法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缝制一个基础简单的沙包。单老师在讲解缝制步骤后,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制做,在制作的环节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自评、互评作品,寻找成功的经验,找出不成功的原因,并解决。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深化了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
课后,区教研员孔老师对单雪琳老师的课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她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缝制沙包,关于针法的练习可以放在课前。同时,沙包缝制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一步一步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得更加扎实。
信息与技术
施安琪老师执教信息技术《scratch游戏设计——贪吃蛇》一课,施老师从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带领同学们完成了贪吃蛇游戏的简单架构,细致讲解了scratch游戏还可以怎样完善优化。课堂中,同学们自主探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操作和讨论,最后丰富小组的游戏作品。精心的教学设计,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
课后,区教研员汪俊老师对施安琪老师的教学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建议。
本次专家引领精准施策,面对面指导,结合“双减”背景,莲小教师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重点和改进方向有了更深的思考,各位领导专家的肯定给与了青年教师莫大的鼓舞。只有不断聚焦课堂,不断优化教学,才能在“双减增效”的目标中不断迈进¦ 相信在教师发展中心领导专家的带领下,莲小的教育教学定会迈上一个更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