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提高学校语文教师整体素养,9月14日下午,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校内研训活动。
研训处主任谭秀梅对近两年各班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做了简单概括,学生主要的失分点正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谭主任建议各位老师在课堂上不能过分关注文章的感悟体会、思想感情,要树立以语用学习为语文课的主流取向。
语文很重要——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语文,我们可能寸步难行;语文是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而语文本身又是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结晶;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语文。
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课对于我们来说更是十分熟悉。多年来,我们学习语文正是对祖国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因此,语文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学好语文也不是仅仅是做更多的习题、考更高的分数。那么,当孩子们在学习语文中产生困惑时,老师该如何正确引导呢?怎样的语文课,才能让大家敞开心胸、打开眼界,在学习语文中陶冶情操、爱上语文呢?到底如何学语文,如何教语文呢?带着一系列问题,各位语文教师一同学习了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百家讲坛《爱上语文》的第一讲——《语文中的文化美》。
王教授在讲座中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学习极有价值,他说:“在流传千年的经典中,最美丽、最有魅力的当然是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就是我们语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接着,他以王安石《泊船瓜洲》、柳宗元《江雪》、曹植《七哀诗》、曹丕《杂诗》等诗歌为例,让学生在开放中感受文化意蕴。王教师再带着大家学习《杂诗》《静夜思》《月夜》等古诗,体会中国文化中意象“月”的丰富内涵。
“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语文,才能‘爱上语文’。学好语文的秘诀,不是背几句古诗词,做几道题目,而是人的精神和灵魂融入其中。”王崧舟说,“我在‘百家讲坛’讲的语文,肯定不是课堂上教的语文,而是和文化、人生、生命连在一起的语文。期待孩子们能通过这档节目,看到语文不一样的一面。”
谭主任对各位老师提出要求,她指出要让校本研修深度发生,教研要接“地气”,追求一个”真“字,一个”实“字;要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体性;要立足课堂才有价值。她勉励每一位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做一个学科发展的引领者,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围绕考点、知识运用出题。
要倡导各位老师要研究教材、研究试题、研究学生,发挥集备组合力,充分研读新教材,扎实推进教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最后校长吕伏安进行总结发言。他为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展开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学校将强势推进,长足发展。教研活动保证每位教师参加,教研组、备课组要有计划、会议记录、活动材料。他特别强调,六年级的阅读还要加强。
此次的教研是老师们的一次研磨、一次思考、更是一种责任与收获!我们语文组会一直走在研究的路上,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结合领导、老师们给予我们的宝贵建议,不断改进,取得更大的进步。(信息员 单雪琳 杨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