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应该从何时开始?怎样的绘本孩子才会喜欢?孩子不感兴趣怎么办?作为重要的早期阅读材料,绘本因为有利于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社会性发展以及社会性建构而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但家长在具体实施上也面临上述诸多困惑。
亲子共读的方式最有效
“宝宝快2岁了,每次给他看绘本,总是翻不了几页就跑去找玩具了。”在亲子论坛上,常能看到类似的求支招帖。专家们表示,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要选择孩子喜欢的、有趣味的绘本,其次阅读方式要有趣,不要强迫孩子去识字、讲“正确”的故事,更多的是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绘本阅读最好采用亲子共读的方式,“亲子共读是阅读的第一步,妈妈讲几遍,孩子再自己讲。这是一个模仿、创造的过程,让孩子自然而然过渡到自主阅读。在阅读时要让孩子去感受、理解、用自己的方式‘看图说故事’,避免一字一字地‘念’”。
建议家长,绘本不仅可以用来读,它还可以用来角色表演、做孩子的美术创意素材,家长可从中挖掘出很多亲子互动的素材。
■ 误区提醒
有图的书不等于图画书
在图画书里,图不仅叙述着故事,还用人物的神态、表情甚至结构等许多细节表现这个故事,这就是图画的语言,而孩子恰恰是阅读图画语言的高手,成人却常常把图画书当文字来阅读。
绘本不仅是孩子的世界
优秀的绘本不仅是孩子的,也是成人的,只不过不同年龄读出的味道不同。爱书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阅读启蒙老师。
别的孩子都在读
阅读是件很个性的事,市面上流行的或邻家孩子、成人自己喜欢的绘本,并不一定对自己孩子的口味,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发现自己孩子的阅读倾向与爱好,用心挑选,而不是“照单全收”。
阅读目的性过强
比如规定孩子一天读几本书、认多少字,其实,亲子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宁少毋多。不要把图画书当作识字练习册,不必追问每本书的现实意义,让孩子享受纯粹的阅读,享受字里行间乐趣,真正爱上阅读。
家长疑问
以大人视角绘制的绘本孩子无法理解
Q身边很多朋友买绘本时都是参考图书网站的排名或朋友推荐,我也买过一些知名的国外绘本,但孩子有时并不感兴趣。
关于绘本选择一直有两种看法:一是所有绘本适合所有的孩子,一是孩子的绘本阅读要分年龄段。我们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发现第一种观点并不成立。有些绘本孩子根本无法理解。
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是曾经被炒得很热的绘本,描写的语句很优美,但是我们发现在幼儿园教学中,即使大班的孩子也很难理解。他们不知道在讲什么,不感兴趣。所以有时,绘本排名、书评仅能作为参考,不要盲目遵循。因为书评更多是大人的阅读体验,不一定适合孩子。
许君:我从孩子百天后,就开始给她买绘本。其中一些是她至今不感兴趣的绘本。
这些绘本属于两类:一类根本是画给成人看的绘本,一类是成人用自己的理解画给孩子看的,并没有真的明白孩子怎么看世界。此外,还有一些绘本,虽然注明专门为孩子设计,但由于文化差异和作者的视角,也不一定能引起孩子兴趣。
小动物、小朋友的故事更易提起兴趣
Q哪些绘本会让孩子感兴趣并且喜欢阅读?
我们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三个主题:1、小动物。这方面的优秀作品很多,比如鼠小弟系列、迪斯尼系列,聪明豆系列以及竹兜快乐家庭,都是以小鼠、小熊、狐狸、老虎、河马这些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作为主人公。2、小朋友之间的故事。适合学龄期儿童的绘本要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贴近孩子的生活,比如吃饭、睡觉、交朋友等等。比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就是讲一只小鼹鼠寻找到底是哪个坏蛋“嗯嗯”在他头上,每一种动物的“大便”都不同,孩子们很喜欢看。亲子互动的主题。
比如通过具体的情节讲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像《大卫,不可以》就是这方面很优秀的作品。
孩子1岁之前,可以选择视觉和听觉产生美好影响的读物,比如卡片、画册、玩具书等,语言上选择富有韵律的文字,比如童谣、儿歌等。给1-3岁孩子选的书,语言应该非常简单,甚至没有文字,内容是贴近生活、有故事性的,也可以是充满幻想有想象力的。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认知性过强、甚至是百科、科普类的读物对孩子的帮助不大。3-5岁可以开始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