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乙巳年四月廿六
 当前位置: 首 页 > 健康莲幼 > 健康莲幼 > 正文
儿童心理健康慈母怎么小心呵护
发布人:王宁怡  发布时间:2016/05/14 15:57:34

儿童心理健康慈母如何小心呵护?《一位父亲给梦鸽的信》成为最好的开学第一课,家庭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孩子的教育不单单只是老师的义务,更是家长的职责。要培养孩子善良、责任、坚强、优秀品质,是需要父母在儿童心理上指点与教导,过分溺爱孩子是无法教育出优秀的栋梁之才,而只能培养出“废材”,那么如何培养儿童健康心理?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

父母宠爱孩子是好事,但是也不能过分溺爱,对孩子过分的关心会让他变得更加自私,而且长大后也不懂得照顾爸爸妈妈,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明明妈妈可以让明明选择自己喜欢的菜,但是不要一味地谦让他,要让他自己夹菜,而且也要鼓励他给爸爸妈妈夹菜,妈妈可以说:“明明,妈妈好想吃虾啊,可是夹不到,怎么办呢?”这时候,聪明的明明也会学着妈妈,自己给妈妈夹一只大虾。

2、不要贿赂孩子

从小就用物质奖励来贿赂孩子做事情,像是每洗一次碗就有5块钱的零花钱等等,这些方法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激励孩子主动帮忙,但是贿赂的次数多了,孩子容易形成做什么事都要报酬的观念,以后到学校里,会不会连值日打扫教室也要报酬呢?这样可不利于孩子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品德。

3、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对了事情,大人们表扬他是没错,但是为了一点小事或者孩子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就过分的夸奖他,容易让孩子变得骄傲,沾沾自喜,甚至沾染上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这样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从小就为了收获荣誉而表现,长大后可能会变得虚荣,做什么事情都以名利为重了。

所以,大人们的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而且要有根有据,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是什么,同时感到大人们的赞许是真诚的,而不是虚的、哄他的。真诚的赞许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做了好事受到表扬,他以后也会更乐意去做好事的。爸爸妈妈总觉得主动帮孩子解决难题,可以让他少走一些弯路,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学坏。但是仔细想想,父母这么主动地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不让孩子思考就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了,这样做只会束缚他自己的思维,而且很容易让孩子更依赖父母。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