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莲幼·印记 > 莲幼·印记 > 正文
莲花北幼开展“竹节的力量”专家工作室活动
发布人:刘莎莎  发布时间:2021/10/19 16:57:25

新学期,新班组,新模式,许多的年轻教师走向“台前”,成为了班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们成为了“指导教师”,为了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2021年10月19日,南京市莲花北苑幼儿园开展了专家工作室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荣芳、莲花北苑幼儿园园长徐宁芳、园长助理阮颖及不带班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教科室主任郑潇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及对本园教师队伍的分析。紧接着四个班级教师代表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故事中的关键事件更是教师生长的竹节,“竹子想径直生长下去,竹子的能量在此积累,其竹节应势而生”“竹节生长的痛苦正是竹子生长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关键事件正是生长的竹节,对于关键事件的及时反思能更好地帮助教师促进其专业成长。

首先分享的是小一班的张大鹏老师,他是一名男教师,这是他第一次当班组长,他通过对比自己是配班教师和班组长身份下所做的事情、思路上的变化、规划能力的提升甚至是手机APP的增加,表现出《我在成长》。曹欣老师是张老师的师傅,工作10个年头,她在退居“二线”后,从高控到放权,从引领到相互学习,与张老师共同成长。

接着是中一班的孙仲毅老师,他也是一名第一次当班主任的男教师,刚知道自己要成为班组长时候,他每天都是:这是什么?我在干什么?我该做什么?生活中“恐慌”之中,还想着再学一学。但是在师傅、园领导的鼓励下,他觉得自己应该挑起担子,自我成就动机对自身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班主任的身份让孙老师有了新的转变。他的师傅是同班的刘莎莎老师,刘老师争当“红花”,也甘做“绿叶”,用自身的丰富经验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对于教师成长而言,团队的力量也有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二班是由3名新手教师和1名21年教学经验的专家型教师组成的班级,班组长由原来的配班李小未老师担任,这也是李老师第一次担任班组长的工作。今天李小未老师和师傅邓芳老师用“讲相声”的方式,将日常工作用对话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形式新颖,也体现出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离不开邓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日常的悉心指导,更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

我们的幼儿园也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小二班,由4名年轻教师组成,年轻的班主任沈丹凤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地表最强小二班”的成长之路,沈老师是一个非常感性的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几度潸然泪下。她们会在发信息前互相沟通修改、在开家长会前一模二模三模、会在主题规划环境制作时一遍又一遍,真正做到了互相指导,互相帮助,向上成长。

分享后,顾教授对于莲幼教师生动的案例非常感动以及肯定,并用6个题目总结提炼。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反思是一种思想与行动的对话。而反思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相信莲幼教师在聆听他人的故事后,能够沉淀自己的故事,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信息员:刘莎莎 李小未)

附件:mmexport1634792440719.jpg

附件:mmexport1634792451797.jpg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