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ɡuō juān liànɡ xiàn
郭 娟 谅 羡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郭”的偏旁是“阝”;
“娟”的 偏旁是“女”;
“谅”的偏旁是“讠”;
“羡”的偏旁是“羊”。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谅”、“羡”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1)我会组词:
(2)我会读:
姓郭 娟秀 原谅 羡慕
二、精读领悟
师:认识了生字,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讲述的是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个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也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一个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奉献给文学的老人——巴金,在87岁的时候,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写给他的信的时候,克服着年老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的一生的信念和渴望。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家乡孩子写的40封信,给了巴金怎样的感受?请从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朗读“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这句话,你们有何体会?
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二)学习第二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信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3.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 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
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 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 无限的爱。
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又表达了什么希望?
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 开花结果。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
6.小结:“让生命开花”是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
2.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巴金爷爷还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光阴”,还“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由此可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3.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交流“巴金是如何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 ”。
(五)学习第五、六段
1. 巴金老爷爷除了通过对自己的评价来教育我们之外,还对 我们提出了什么?并且寄予了什么?
对我们提出了希望。寄予了真诚的祝福。
2.生齐读五、六自然段。
(六)归纳总结
这篇课文讲的是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全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表现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孩子们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