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听到火警警报声,闻到浓浓的刺鼻烟雾,大家会怎么做呢?11月9日下午,江东门小学成功进行了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检验了学校全体师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如何不做看客、不做观众,实施紧急避险的能力。
在“119”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江东门小学制定了科学详实的火灾应急疏散演练预案,分管安全的刘斌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了预案解读及详细部署。盖劲松校长在升旗仪式上进行了演练动员,并对下午的演练活动提出了要求: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3.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湿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下午3点零5分,现场总指挥刘斌副校长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室播放火灾警报声,同时人工播报“现在火灾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含各功能室)的教师迅速发出“现在火灾来袭,准备好湿毛巾,实施紧急疏散”的指令(如果没有湿毛巾,可以用纸巾临时代替)。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大家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路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到达集结区域大操场,每班按两路纵队集结,班主任及时清点并向现场总指挥上报本班人员情况。3分21秒的时间,整个演练活动完成。刘斌副校长进行了演练总结,表扬了演练过程当中师生良好的表现,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同时也指出暴露的问题:有部分学生疏散过程中嬉笑、推拉等。
这次演练活动,全体师生有了火灾自救的体验,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信息员 丁玲智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