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4个二类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导入
1.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一个字,(大屏幕出示象形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字吗?指名生回答(学生应该能看出是“网”字)。
2. 师:你猜对了,真厉害。这是最早的象形文字“网”,后来就发展成我们现在所写的“网”字。(板书“网”)大家知道什么是网吗?
3.师:在字典中网有三层含义,请看,出示:
“网”在字典中的解释:
(1)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鸟捉鱼的器具。
(2)像网一样的东西。
(3)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
4.师:你能用每一个字义组词吗?(如义项(1)渔网、鸟网;义项(2)电网、运输网;义项(3)国际互联网)
5.师:今天啊,我们知道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网”——“国际互联网”(板书)你上过网吗?你对网络有什么印象?(奇妙)
6.(板书“奇妙的”)手指课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读题、质疑
1.师指导生读题,读出对国际互联网的好奇与神往。
2.围绕课题质疑。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
(2)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儿?
3.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三、检查预习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同学一定对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所了解,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请看大屏幕:
预习检测:
1.读词(PPT)分类出示1
话题 蜘蛛 一封信 悉尼 邮递 查阅 付款
光缆 聊天 逛商场 咫尺天涯
指名读,点评正音。齐读
出示2
快捷方便 无所不有 丰富多彩 天南海北
世界各地 息息相关 万水千山 足不出户
指名读,点评正音。齐读
2.指导把一些长句子读好。出示:
句一: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句二: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淘宝”,用“支付宝”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指名读,点评,再读,齐读。
四、自读、初感
1.明确读书要求:(PPT揭示)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什么都难不倒你们,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人思考你认为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
讨论后,PPT出示:
课文是从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作用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的。然后指导学生分段。
出示段意,分段。
第一段(1)从人们时常谈论的话题切入,“网”是什么?
第二段(2-3)具体介绍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的密切关系。
第三段(4)点明“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五、指导写字,课堂描红。
1.你认为在写本课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2.重点指导:题 款(在黑板上画田字格,边示范边讲解要求学生书空)
3.课堂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指名生2名板演,其他生对照修改。
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字词,读了课文,也初步知道本文主要要向我们介绍国际互联网的奇妙。大家认为这一节课我们要做什么?(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作用,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小结:由这样的话题引出介绍,肯定会激发读者兴趣。同学们也不例外,大家一定都是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想要知道:这里的“网”是怎么回事呢?它到底有何奇妙之处呢?
四、学习第二段
1.点击学习要求,按要求先自学,后小组合作学。
出示第二段学习要求:
⑴认真读每句话,想想从哪里能看出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可以学着在句子边写简单的批注,如:大、快、多等。
⑵先自己学,然后把你的学习体会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预设(一)奇妙之一:大
点击出示: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是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
(1)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大的?(打比方)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张团团包住地球的巨大的网。
(4)作者为什么要大家这样去“想象”?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
(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点击“线”的链接)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
(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二)奇妙之二:快
1.点击出示(1):
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⑴指导朗读,抓关键词读出互联网之“快”。
⑵为了说明它的快,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谁来读读?
比如说,我们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一封信到悉尼,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这比普通的邮递不知快了多少倍。
①点击“悉尼”链接的世界地图,了解悉尼方位,进一步感知互联网传递信息之“快”。
②抓住关联词“只要……就……”读好这句话。
⑶读到这里,你明白国际互联网的工作原理了吗?
点击填空:
国际互联网是通过看得见的( )、( )和看不见的( )来飞速传递文字、图象、声音等信息的。
⑷因为这个原理,我们还惊讶地发现(点击)
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①抓住“不仅……还……”“虽然……却……”朗读、感悟。
②读到这里,老师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勃的一句著名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当然, “天涯若比邻”只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了(点击超链接,朗读)“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古人的祝愿变成了现实,英特网真是奇妙啊!
⑸所以,作者作了这样一个比喻:(点击)
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说说对“地球村”的理解。
三、奇妙之三:多
⑴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①非常丰富、各种、无所不有……这些词说明了什么?(内容多)
②这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什么作用?(中心句)
⑵国际互联网功能多,课文是怎样来说明的?(点击)
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
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
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
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
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①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可以——(这是休闲)还可以——(这是学习)还可以——(这是工作),甚至可以——(这里购物)。
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交往、购物提供了种种方便,功能太多了,真是奇妙啊!
②“……”说明什么?
(通过互联网可以做很多事。)
五、学习第三段
1.联系实际,调查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的情况。
2.电脑在家庭中为什么迅速增加?
(因为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3.用课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息息相关。这是一个成语,在这里怎么理解?
(因为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是啊,有了电脑就能上网,上了网,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5.齐读第三段。
六、总结。
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这几个方面说明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