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整合文本 优化过程
发布人:孙静平  发布时间:2017/12/28 16:44:19

教学目标:

1.学习三则故事,感悟故事寓意。

2、整合《我读书我快乐》、《伊索寓言三则》、《伊索寓言》整本书,指导学生从教材读向整本书,进一步感知伊索寓言故事的特点。

3、通过对寓言故事的了解,激发对《伊索寓言集》的喜爱。培养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三则故事,围绕“谎言”展开思辨,感悟故事寓意。

2、拓展阅读,指导学生从教材读向整本书,进一步感知伊索寓言故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都听说过《狐狸与乌鸦》《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这些故事都来自于《伊索寓言》这本书,今天要学的三个故事也是来自它。

出示三幅图,师:大声告诉老师,是哪三个寓言故事?

2、昨天预习过了,能看着图,概括地说说这个故事吗?

3.那么这些话语,又是谁说的呢?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葡萄架下的狐狸肯定地说)

狼来了!狼来了!(牧童在大喊)

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大树下狐狸在夸赞)

你们看,这三句话,说话的对象不同,可是却有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自己再读读这三句话(骗人、说假话、说谎)

4、板写:谎(注意:右边荒芜中“亡”没有点,翻开书63页,生字表中有个字和它很像,区分一下,描一个写一个)

二、同中求异:

1.“你为什么认为是谎话呢?”依据是什么?

(看助学单,默读课文,找找你认为是谎言的依据。可以拿笔勾画,待会请你就具体文字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组交流,

助学单:

 

话语

依据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狼来了!狼来了!

 

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2.先来交流《狐狸和葡萄》

1)是谎话,从哪看出来的?

生:

(1) “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口水。”

观点:葡萄如果不好吃,狐狸怎么会馋得直流口水呢?

小结:都直流口水了,还会不好吃吗?分明是在——说谎。

(2)“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观点:不好吃干嘛还要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去够,-----行为出卖了它,在说谎

(3)“狐狸感到无望,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

观点:如果狐狸觉得不好吃,不想吃的话会干脆地走开,而他却是无奈的,无望的,不甘心的。(“只好”体现了此时狐狸什么心理呢?

小结:狐狸心有不甘所以说了谎来骗自己。

2)那狐狸为什么还要说谎呢?

生:想吃又吃不到葡萄,狐狸只好说这个假话的来—安慰自己

小结:想得又得不到,只好编个谎言自我安慰、自欺欺人。

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这个意思?

出示: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师:这就是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

过渡:换一篇,你们组选哪篇说?

3.换一篇《牧童和狼》。

1)是骗人的谎话,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A“好几次”——经常撒谎,这次也不例外

B“村民们闻声赶来,哪有什么狼”——村民们的反映证明其撒谎

C“哈哈大笑”,——也说明牧童骗人的目的是?

D“喊破喉咙,也没有人来帮忙”—— 前后内容对比看,这第一次是撒谎,

(1)    出示:第二句,还是骗人的谎言吗?此时牧童的心理是?生:真的求救,惊慌失措、害怕无助……

(2)    你能对比着读一读,让人一听就知道真话,谎言?

对比着喊一喊。

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让人一听就知道,第一次牧童是谎话,捉弄村民,寻开心,第二次说的是真话,可为什么说了真话,村民们还是当他在说谎呢?

师:是啊——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4.交流《蝉和狐狸》。

1)大树下的狐狸说的话是大大的谎言。你的依据是?

师:说谎的背后藏着?---圈套、陷阱、阴谋

2)这一幕好熟悉,狐狸用同样说谎的方法曾经骗了谁?

3)为什么乌鸦会受骗,蝉却没有上当呢?迅速浏览故事,结合具体文字说说

A蝉察觉其中有诈,摘下一片树叶试探。

B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4)蝉很聪明,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师: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生:吸取教训。

三、异中求同。

1、师:看来,三个寓言故事的主人公的确都是在骗,在说谎话,葡萄架下狐狸的谎言,是为了安慰自己;牧羊孩子的谎言,是为了好玩,捉弄别人,寻开心;大树下狐狸谎言的背后,是设下的圈套,是可怕的阴谋,是美丽的陷阱。我们抓住了内容上共同之处“谎话”,理解了这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来回顾一下三个故事,你还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

生:这三则寓言的结尾都有一个道理。 板书:故事  寓意

生:都是说故事再讲道理,——让我们从中受到启发

生:都是把动物当做人来写——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生: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动物,动物映射着人的影子,动物象征人

生:都是文字少,比较短小精炼。

2,同学们真棒,发现了好多,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特点。书上已经帮我们总结好了,看看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出示“我读书我快乐”,读一读。读完你知道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师小结:看来我们读《伊索寓言集》就要关注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要关注最后的寓意。

四、拓展:

同学们,《伊索寓言集》里有300多个故事,写得最多的就是狐狸的故事,有72篇呢,想不想再读几篇?读时要关注什么?

助学单:

故事

狐狸的特点

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

 

 

 

 

 

 

生交流:说说故事大概内容?

狐狸什么特点,从哪儿读出这个特点的?

    你懂得了什么?

过渡:这本《伊索寓言》有72篇都是写狐狸的寓言故事,形象不一,想知道有什么变化吗?

五、推荐:

课后把《伊索寓言集》找来再读读,我们这周就读有关狐狸的一系列故事,下周我们再来交流,好吗?

板书设计:故事 (主人公)        寓意

大队部
党支部
教导处
教科室
人事
数学教研组
卫生
校长室
信息中心
英语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总务处

扫一扫
友情链接
https://www.jyjsfz.cn/jdmxx/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 2004-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md887
主办单位: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乐山路96号()
电话:025-86523277
苏ICP备10212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