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齐安青
一、导入课题,学写“路”。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叫——会走路的树(齐读课题)。(边写边指导“路”字: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的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师:“路”是足字旁,足字旁的字都跟脚有关,我们用脚走路。
师:学会了“路”,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2、师质疑:咦?齐老师还从来不知道有会走路的树呢?你们知道吗?
指名说。
追问:为什么说会走路的树就是驯鹿啊?(关注鹿角像是树杈)
3、学习“角”
师:是呀,驯鹿头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角。(出示生字卡片:“角” )
指名读。
很久很久以前的“角”字啊可不是这么写的,想不想看一看?瞪大眼睛——
【屏幕出示“角”演变过程】
最早的时候,甲骨文上的“角”是这么写的,你看,多像一幅画,头上尖尖的,跟驯鹿头上的角还真像!————后来它发生了变化,最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角”字。
这就是角的字形变化过程。
师范写,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师:那通过预习,你还有了哪些收获?
指名说。
2、师:你看,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预习就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相信,今天学了课文之后,你的收获会更多的。
3、检查生字词。
师:生字词是我们学习课文的“拦路虎”,通过预习,这一课的字词,你掌握了吗?
出示词语:早晨 好奇 当然 送回家 陪小鸟 有趣 大概 激动
指名读(关注“早晨”的轻声)(1、读的好的,追问:这个词你读的真棒,你能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读好这个词吗?带领全班读一遍2、读错的,师:他这个词读得怎么样?谁能来帮助他?)
齐读
三、细读体验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过渡:解决了生字词,那我就开始讲故事喽!
(出示森林早晨的课件)微风吹拂着小草,阳光柔柔的照在身上,鲜花盛开在树林里,就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一只刚出巢的小鸟也有新的发现。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节。
2、师:说说小鸟发现了什么?
3、小鸟对这棵会走路的小树非常感兴趣,感到很——好奇。你能将小鸟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出示:你能让 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指名读。(1、他读出“好奇”的感觉了吗?谁再来读一读?2、你读的真好!你读出了疑问的语气,看来你关注了小问号。谁愿意学着他的样子好奇地问一问?指名读)
4、 请你这棵会走路的树来回答这只好奇的小鸟。(指名学生朗读,师评价:1、真是一棵热情的小树!你把这个“!”的语气读出来了。2、真是一棵友善的小树。)
5、 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热情、和善、友好)
6、你还从哪些地方感觉到的?读二三自然段
例如:(1)、“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玩了好长时间,还把小鸟安全送回家,多么喜爱关心小鸟呀! )指名读
(2)、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小树带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到过“许多有趣的东西”。(从时间、景点到景物引导学生读出这棵树对小鸟的爱,他们真是形影不离,相处得多么快乐呀!)生说不出来的话,就让他通过朗读感悟。
(二)引读过渡,指导想象
1、引读: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好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问:他们会去哪些地方呢?指名说。
2、 幻灯片出示欣赏几幅大自然的画面。
四人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练说。
句式训练:小鸟跟着他去了_________,看见了_________。真有趣!指名汇报。
3、.小结:是呀,小鸟跟着小树去了这么多的地方,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在一天天的相处中,小鸟和树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哪位同学再读读这一段啊?森林里到处都留下了这对好朋友的足迹。谁再读?(生读)多亏了小树的陪伴,小鸟才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出示:陪)“陪”字左右结构,就像这两个好朋友,要天天在一起。师范写“陪”,边写边说:耳朵在左,细又长。生书空。
4、 师:正如大家所说,他们就这样每天快乐地走啊!玩啊!看啊!吃啊!你来猜猜看,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5、是的,那你能把他们这种非常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吗?先请大家在下面练一练。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6、总结:多好的一对朋友啊!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别的一天,指名读——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
1.这里有个词:告别 一起读再读一遍:告别。
2.朝夕相处的好朋友马上就要告别了,他俩一定有千言万语要说,如果你是小鸟,你会对好朋友小树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