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本德育体系 彰显文化育人特色
发布人:刘芳  发布时间:2015/06/01 08:36:16
 

构建校本德育体系 彰显文化育人特色

【内容摘要】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摆在每所学校,每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依据实践,从扎实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构建校本德育新网络;凸现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放大校园文化活动效果,形成校本德育新方法三个方面阐述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及思考。

一、扎实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构建校本德育新网络。

学校:开展“爱我河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构建好全校的德育大环境。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体验、学会感悟。

班级:争创“合格班集体”。以集体的目标凝聚人,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团结人,充分调动班主任和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评比中来,使学生增强了向心力、集体观和荣誉感。

学生:开展“人人争当好少年”的活动。从德、智、体、美、心健、创新、荣誉等七个方面激发学生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德育领先、以人为本”的推进策略,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德育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联手创造德育优势,形成有层次、多角度的德育教育大格局。

二、凸现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

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者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活动所凭借或创设的空间、领域或载体。我班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用“健康童谣”引领学生品德成长,用“健康童谣”促进学生快乐生活。

1、走向课堂,在教育中焕发道德活力。

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只有加强主阵地的建设,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才能从根本上焕发道德活力。我们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还开设了校本课,我班把每周五的班会内容定为传唱童谣,有效发挥童谣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还为学生推荐有益的童谣作品,指导学生有序、健康地开展童谣的诵读与传唱,通过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了童谣的内涵,体会到了童谣的品性,不断修正自我的行为方式。

2、走向生活,在活动中体验做人真谛。

学校德育必须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寓德育于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做人的真谛。一年来,我们精心组织了“健康童谣”主题黑板报评比、“我最喜爱的童谣”诵读比赛、“童谣伴我成长”征文等多项活动。活动中坚持让健康童谣与语文、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有机结合;与主题队会、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德育实践、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实现了自我价值的需要。

、放大校园文化活动效果,形成校本德育新方法。

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学习借鉴、研究总结,摸索出了一套与德育目标相匹配、与德育内容相吻合,与德育途径相补充的德育方法。如升旗仪式、星级中队评比、“我能行”艺术节、主题班会、红领巾广播等等,它们在繁荣校园文化、净化学生心灵,推动德育教育向纵深发展起到了特殊作用,逐渐形成了我校德育教育的自我品牌。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中,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力求充分体现:教育方法围绕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队部
党支部
教导处
教科室
人事
数学教研组
卫生
校长室
信息中心
英语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总务处

扫一扫
友情链接
https://www.jyjsfz.cn/jdmxx/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 2004-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md887
主办单位: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乐山路96号()
电话:025-86523277
苏ICP备10212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