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赞可夫曾经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心中要有爱,但更要明白如何去爱,爱孩子就应该教孩子学着去爱别人。
关键词: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
父母爱不爱孩子?当然爱!但许多满腔爱心的父母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好,有很多甚至是很差!任性,自私,好吃懒做,不懂得关心父母的孩子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
老师们爱不爱学生?当然爱!但不少爱心十足的老师的教育效果,也是很难让人满意的!厌学,叛逆,不遵守纪律,不尊重师长的学生多不胜举。这又是为什么?
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对于爱的理解,爱的三部曲——感受爱,理解爱,学会爱。
感受爱:
爱是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需要,爱是人生第一要素,没有了爱,人生的一切就都没有了根基。但爱不能涵盖一切,比如方法、管理、智慧等等。没有了方法、管理和智慧的爱,有时候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在教育工作中更是如此。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我认为教师不仅要爱学生,而且还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爱。这样,学生才会接纳教师,才会接受教师的教育行为。换句话说,“仅有爱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爱”。
曾有这样一个调查:有专家从某地区所有学校中随机抽100名教师,问“你爱你的学生吗?”100%的教师回答“爱!”然后,专家再向这10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们的老师爱你吗?”回答“爱”的学生仅占11%。可见,我们的爱很多学生是感受不到的。
成功的教育一定是爱的教育,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也必定是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爱的老师。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感受爱,这里有几条建议。
1、多招呼学生
平时遇到学生向你问好时,不妨亲切地向他点头微笑,关切地叫学生的名字,嘘寒问暖。这样做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果你面无表情、爱理不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都懒得跟你打招呼,甚至装做看不见或绕道走开。
2、多关心学生
上课或课间多观察学生,发现异常,及时关心。如课堂上发现学生表情异常,我总是满怀爱怜地走过去,摸摸他的额头,问他哪儿不舒服,是不是肚子疼、头痛?要不要上厕所、喝点水或联系家长等。关切地为他涂点驱风油,倒杯温开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如慈母般的关怀。学生成绩退步了,也不要急于批评他,要关心他有什么听不懂的,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他。
3、多跟学生交流
不要等学生发生问题才把他抓来“训话”,这样已经是“亡羊补牢”。教师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在日常跟学生拉家常,交流思想,这样,既能及时发现问题、疏导学生,又能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交流时要以平等为原则,待生如友,学生才乐于向你倾诉。下课了,我从不急于走回办公室,而是站在教室前的走廊上,跟学生谈天说地,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接近老师的机会,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想法,做好教学反馈。师生关系密切了,学生对老师没有陌生感,才会对老师说心里话。
4、多跟家长交流
经常家访或利用电话、校讯通平台跟家长交流,了解、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其子女的关心,从而配合老师,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切忌一见家长就告状,那样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反感。我常通过校讯通平台跟家长进行短信互动,很是方便,大大拉近了老师与家长的距离。
5、多鼓励学生
对学生不能说消极的话,而应不断地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各种机会表达、流露对每一个学生的信任和期待,用爱去激励和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知道老师“望生成龙”、“盼生成凤”。课堂上,当学生在我的再三启发下仍回答不出问题时,我总是说:“你先坐下想想吧,老师知道你肯定能想出来的。”或是:“你先坐下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批评屡犯错误的学生时,我总是说:“老师知道你会改正的,只是你改得太慢了,老师希望你改得快一点。”
理解爱:
《圣经.新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想让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家。”我们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们,爱与被爱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首先学会去爱别人。一个不懂得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与幸福的。而一个体会不到爱与被爱的幸福的人,是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成功的!
我想,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爱才能被学生接受。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没有共同的情感共鸣是不行的。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精神紧张,生活单调,他们渴望多彩的生活。作为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一起吃、一起乐、一起做游戏,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别把学生的活动当成“小孩子的把戏”,在娱乐中你和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上取得了共鸣,学生才能“亲”你这个老师,才能“信”你所传之“道”。
其次,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绝不能伤害学生做人的尊严,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喜爱老师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注意这一点,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他们也无法理解。只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才能有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在工作中,应该把尊重放在首位,不管什么事,首先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工作中,还要尽量地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关心。对有的同学,春风化雨的爱是良方;对有的同学,凛冽如寒风的冷静之爱,才有可能疏通障碍。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学生,学生也才会给你特别的爱。
学会爱:
学会爱是建立在理解爱的基础上发展的,学生懂得了爱的相互性,才会学会爱人。除了让学生感受爱和理解爱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们树立爱心的榜样。比如通过影片、书籍,爱心故事,让他们自己总结体会爱心,让他们去学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真正做到拥有一颗爱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学生一些空间和平台, 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爱人。
比如我们组织的重阳节中,我们的孩子主动去帮助老人,给老人打扫,洗头,陪他们聊天,讲故事。
还有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中,孩子们的“送温暖”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队的活动感想:我们雏鹰小队的队员们都早早就来到了同学家,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准备的礼物,有:写字本,水彩笔,铅笔等等。让同学感受到我们小队队员们的热心与爱心。我们这样的行为是要每个人怀揣着一颗爱心,让这样的行为发扬光大。队员们通过这次活动都明白了一句话:“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爱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