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做剪报(一)
明代文人顾宪成的一副对联是这样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人尚且如此关心国家大事,作为21世纪的主任怎么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报纸是传播时事和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常读报剪报,就能及时了解天下大事,提高文化素养,锻炼浏览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班开展让学生做剪报?它的好处有:第一, 帮助他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必须养成收集信息的意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必然要从小培养。看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设计,就可以看出教育者的良苦用心来。而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报刊这一传统媒体,正在为当下的小学生所疏远。即使我们鼓励孩子读报,坦白来讲,不说那些无聊的八卦,单单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就让人大倒胃口、失去耐心了。作为老师,布置剪报的作业,就是给孩子一个动力,在翻阅报纸中寻找有用的东西,并且留下来成为自己的积累。平日完成作业之后,再翻翻剪报本,可温故知新,也可帮助他对读报继续保持兴趣。第二, 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孩子在写作文时,常常犯难:“我的生活这么平淡,圈子这么小,有什么可写的啊?”而读报,就可以帮助孩子打开一扇和这个世界相通的窗子,让他们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所在。无论是社会民生还是国际瞭望,对孩子来讲都是很有意义的。我特别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成为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成为大气的人,而了解这个世界的气象万千,正是一个起步。第三, 帮助他们感受文字的力量。报刊上的文章,大多具有相当高的文字水准。或简练准确,或生动有趣,或浓墨重彩,或微言大义。这本身就是比语文书更好的阅读材料,利于孩子的语文学习。第四, 帮助他们学会思考。“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几乎在每一秒钟,都有可以称得上“新闻”的事情在发生。我们不仅需要听到或看到什么,还要能够自主地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我要求孩子在每一页剪报上都写下自己的哪怕一句话评论,就是提醒他们动脑筋、讲看法。第五,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