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0. 认识10.ppt
第九课时 认识10
教学内容 第26页的例题及26-27页“想想做做”的第1-9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了解10的实际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数字10,并了解10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10个一是一个十。
教学具准备 小棒、直尺图等,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述: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瞧,各族小朋友正在跳舞呢!(教学光盘出示主题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观察这幅图来学习数学知识。
二、自主探索
1、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数给同桌听。让一个学生上台数,其他学生对此作评价。
2、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图上的每个小朋友用一个小圆片来表示,那你要拿出几个小圆片?把你们准备好的圆片动手摆摆看,摆好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统计做对的人数。
3、拓展应用。讲述:小朋友已经认识了10,你能用10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教师巡回检查,并奖励表现好的小组一颗“智慧星”。
4、写10比赛。
讲述:老师知道小朋友的小手一定很痒了,很想动手写写10吧!别急,先看清10,说说你会怎么记住这个10。 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强调10在日字格中的写法。
讲述:这儿有把尺子,试着把这些数读给同桌同学听一听,好吗?说说你有几种读法。
学生读后讲述:数数可以顺着数,倒着数。检查顺数、倒数的情况。
5、小结。
小朋友爱动手又爱动脑,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
教师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翻开书第26页,看看辣椒哥哥叫你们干嘛?学生按要求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互相检查后,教师讲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出示一捆铅笔,问有几枝,让学生当众数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2题图,讲述:图上画了山楂和一双手,下面有个田字格,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学生:让我们数出山楂的个数和手指的根数。
让学生仔细数一数,再把数出的数写在田字格里。(强调书写格式)
反馈:你是怎么数的?你为什么这样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比较快)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各自填数,再按要求读一读。最后问:比4大的数是( ),6的邻居是(),7是接近0还是10?
4、“想想做做”第4题。
讨论:根据第2张是8,你知道是从哪边数的吗?
全班学生试着填空
5、“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写数,注意每两个数之间空1格,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好后,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鸭,填在括号里。
提问:从左边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从右边数起呢?
7、“想想做做”第7题。
先让学生复习>、<,口头比较两数的大小,再在书上独立完成,做完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8、“想想做做”第8题。
学生先照样子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完成填空。再问:从一个正方形到2个正方形,你添了几根小棒?到3个呢?4个呢?
9、“想想做做”第9题。
问:哪个图形多?再填空。启发:你是怎么知道多3个还是少3个的?(体会一一对应)
四、总结评价
谈话:怎么样?唱歌、跳舞、玩游戏、做智力题、吃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