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并背诵第一自然段,体会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课件出示四季的图片。
教师导入: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过渡:看来,每个同学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看看她眼中的四季有着怎样独特的韵味。
板书课题:四季之美
2.了解作者
师引导: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清少纳言。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小组内分段读课文,并交流预习中遇到的字词问题。
2.全班交流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了预习情况,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
学生自读,开火车读。
过渡:解决了词语的读音,相信课文大家也能读得通顺、流利!接下来,请几位同学为我们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
(2)指名读课文,相机评价。
指名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读课文的过程中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引导: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预设:本文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描写了一年四季中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景致。
师追问: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最美?(指名4位同学回答)
预设:作者认为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分别是不同时段的最美景致。
教小结:在作者眼中四季都有不同时段最独特的景致,就是“黎明”与“早晨”,“黄昏”与夜晚”之间的也是有细微区别的,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腻。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提问交流,体会动态美。
师提问引导:请大家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景象?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
预设:第一段描写了春天黎明时天空颜色的变化,使我们仿佛看到......
师小结:第1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侧重描写了天空颜色的变化,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种变化写清楚的呢?
预设:通过动词“泛着、染上、飘着”把填空颜色的变化写清楚的。
师小结:这种写法叫动态描写。这样的描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加具体生动的画面。想象一下,天空颜色的逐渐变化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吗?(预设:不是短时间内,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那我们在朗读第1自然段时,总体节奏要舒缓,才能读出黎明时的安静。谁来试着读一读?
2. 朗读指导
其中“一点儿点儿”要读得缓慢些,仿佛让人看到天空的颜色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发生变化;“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可以读得柔和些,“微微的”红紫红紫的”可适当重读,就能读出天空彩云的变化。
指名4、5位同学读,齐读。
3.指导学生借助图片,练习背诵。
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图片想象画面,尝试进行背诵。
五、精读第2自然段。
1.品读感悟。
师提问引导:感受过了春的黎明,让我们走进夏的夜晚,请大家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了夏天的几种夜晚之美?
预设:夏夜之美包括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
师继续引导:请你联系生活经验或以前的阅读积累,想象一下这三种美丽的夏夜晚是什么样的?也可以适当的引入诗句。
师小结:我们透过文字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漆黑暗夜中无数的萤火虫轻盈地飞舞着,好似流星划过夜空;雨夜中的萤火虫,虽然只有一只两只,但是它们像勇敢的小精灵,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动感十足,让人非常着迷。这一部分又是什么描写呢?
预设:动态描写。
师进一步追问:你觉得作者最喜欢哪一种夏夜之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1:从关联词语“固然”“也”“即使……也”,我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预设2:从“这情景着实迷人”,可以看出作者最喜欢蒙蒙细雨的夜晚。
预设3:作者最喜欢第三种夏夜,因为她描述得最详细。
师小结提升: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只用“固然也很美”一笔带过,而着重描写了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雨夜中的萤火虫,尤其最喜欢下雨时带着朦胧微光飞行的,充满动感的萤火虫。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你觉得在作者眼中那一两只萤火虫相比无数萤火虫更具魅力的地方在哪?
预设1:我觉得在雨夜中的朦胧美对于作者更具吸引力。
预设2:我觉得雨夜中的萤火虫更具生命的力量。
2.指导朗读。
师点拨:细雨蒙蒙的夜晚,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扑朔迷离,我们在朗读时,要用怎样的语气读出夏夜静谧的氛围呢?(预设:轻柔舒缓)通过强调“固然”也”“即使……等词语,感受三种夏夜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萤火虫的轻快灵动,语速可稍快一点,才能让人感受到惊喜。
教师引读、男女生分配读、配乐读,齐读。
3.练习背诵。
通过课件出示关键词“固然、也有、即使.....也有”等提示,帮助学生练习背诵。
六、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教师引导:观察“黎”和“漆”,关注相同部分的写法,写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谁来分享一下?
预设:“黎”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勿
预设:“黎、漆”下面不要写成“水”。
教师范写,生描一写一,相机纠错。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呈现出了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的动态之美,表达了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课后也仿照1、2两个自然段,用几句话写写你印象最深的某个精致!
八、板书设计
22. 四季之美
春 夏 秋 冬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动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