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麻雀》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人:李倩颖  发布时间:2021/12/22 16:26:03

麻雀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麻雀》是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目标

1.分辨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领悟将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点:厘清故事的前因后果,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迁移运用,学会运用写作手法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之前,我们先来读读单元篇章页,你能读到些什么呢?

预设:

篇章页记录了“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还要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师:非常棒,你关注到了本单元的单元要素。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本单元的重点,师标红,生读: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师:这是一个习作单元,在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3、图片导入:

(1)我们先一起来看一张图片(出示麻雀图片),你认识这种小动物吗?生:麻雀!师:你对麻雀有什么了解?生自由发言。

(2)再来看,这是什么?(师出示猎狗图片)生:狗/猎狗(准确地来说,是猎狗)猎狗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3)是啊,麻雀是弱小的、可怜的,而猎狗却是庞大的、凶猛的,(出示对比图)那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来自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

(4)师生共同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4、就让我们跟屠格涅夫学习,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吧!

二、厘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本文作者屠格涅夫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才华横溢,是“俄国文学的三巨头”之一,被誉为,读——“小说家中的小说家”(生读)。小朋友们,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预设:

生:就是最好的小说家。
生:非常了不起的小说家才能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师:那一定是小说家中的高高手,是讲故事非常厉害的人物。《麻雀》就是他的经典作品之一。
2、课前,小朋友们已经认真预习了课文,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一课的词语,要求读正确。

师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1)猎狗、小麻雀、老麻雀、猎人: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这些就是故事里出现的——人物(板书),是的,《麻雀》这个故事出现了这四个人物。

(2)嗅到、庞大、锋利、牙齿:这些词语是描写谁的?猎狗,给人一种非常危险、很凶猛的感觉。

(3)巢、幼儿、呆呆地、无可奈何:这组词呢?这组词和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有关。

(4)挓挲、嘶哑、掩护、拯救、搏斗:最后一组词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是老麻雀想要拯救小麻雀时的表现。

师:读得又响亮、又正确。

小朋友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会了提问的技巧,那么,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有没有对文中的某些字词,产生疑问呢?

相机学习“挓挲”:有没有小朋友试着猜一猜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①提到张开。师:你是怎么猜到的?评价:太棒了,你还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课后的一张图,就很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麻雀挓挲羽毛的样子。

②没有提到张开。师:看来这个词语确实有难度,也许课后的这张图能帮小朋友们理解什么是“挓挲”,看看图,猜一猜!生:羽毛竖起来了。师:你的观察又仔细又准确。

 

李老师在字典上查到了挓挲:(出示挓挲的义项)指手、头发、树枝等张开或者伸开的意思。在故事里,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来保护小麻雀。(出示第4段最后一句,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感受

1、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它到底遇到了什么危急的情况?小朋友们提前预习过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如果概括有难度)把书翻到62页,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结: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一个故事。

3、接下来,我们要探究,这个故事是如何发生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出示板贴)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62页。

(1)我请一个小朋友读第1-3段和第4段的第一句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捕捉自己的心情,等会儿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师:小麻雀遇险了,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感觉非常紧张,担心小麻雀被猎狗咬死。
生:我感到很揪心,小麻雀眼看就要失去生命了。
……

李老师也跟小朋友们一样,为小麻雀感到揪心。刚刚我们听的这部分,就是故事的——起因,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

生:故事的起因是一阵风猛烈地摇撼着树,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了。
师:这是一种观点,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起因应该是猎狗嗅到了小麻雀,想吃掉小麻雀。
师:这是第二种观点,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故事的起因是“我”打猎归来,猎狗发现了小麻雀。
师:现在出现了3种意见,你们同意哪一种?
(多数同学表示同意第二种意见,师追问原因。)
生:“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如果猎狗没有发现它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
生:“猎狗发现了小麻雀”,如果猎狗对这样小的猎物不感兴趣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判断一个情节是否是事情的起因,我们要看它有没有延展性,能不能推动故事继续向前发展。所以说,猎狗想吃小麻雀,这才是故事的起因。但我觉得你说得还不够完整,如果能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出示板贴)就更好了,谁再来试一试?

指名说。

师:是的,故事的起因就是,猎人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发现了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而且想吃掉小麻雀。(出示板贴:想吃)加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才更加完整、更加真实可信。
(2)师:请第二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生读第4自然段的第2句话至第5自然段)
师:读得正确、通顺,甚至还读出了一些情感。请你思考:他读的部分又是什么内容呢?生:是故事的经过。师:你发现了,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小麻雀的过程就是故事的——经过(出示板贴)。那你能概括一下吗?生概括、师引导。

师小结:在猎狗即将攻击小麻雀的这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了猎狗面前(板书:落),想要保护小麻雀。
师: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拯救小麻雀,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我非常感动,老麻雀是斗不过猎狗的,但它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还是勇敢地飞了下来,我很佩服它。
生:我非常震撼,老麻雀的举动无异于飞蛾扑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爱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

师:真是一只英勇无畏的老麻雀啊!/母爱的力量真是太伟大了!/令人佩服的老麻雀!

(3)师:到底两只麻雀的结局如何呢?请第三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生读第6、7自然段)
师:两只麻雀脱险了,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为它们感到高兴。
生:我为猎人的举动感到欣慰。
……

师:这就是故事的——结局(板书)。猎人和猎狗都被老麻雀的英勇无畏震撼到了,猎狗后退了,猎人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板书:后退、唤回)

(4)师:所以,我们除了可以按照人物关系来概括故事以外,还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当然,不要忘记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

(5)师:谁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这个故事?自己说、指名说。

评价:看来小朋友们的学习能力都很强。/小朋友们说的还不是很熟练,课后可以再回忆巩固一下。


师:小朋友们,这个故事虽然只有300来字,却写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读来仿若身临其境。屠格涅夫不愧是“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三、认识“小麻雀”

1、那么,这只小麻雀究竟有多“小”,需要老麻雀这样拼死保护呢?课件出示第2段。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指名读。

2、指名说。

可怜、弱小。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1)“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这句中哪些词表现了小麻雀的可怜?你从小麻雀的神态和动作感受到了它的弱小、无助。你能读出小麻雀这种可怜的感觉吗?

(2)“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这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你通过观察它的外貌,感受到了它的弱小,能读好这一句吗?

2、师:是啊,刚刚出生的小麻雀根本无法飞回巢里去,真是太可怜、太无助了,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生齐读。

3、师:正是因为小麻雀刚刚出生,根本无法自己飞回巢里,为了保护它,老麻雀才不惜用生命和猎狗对抗,这就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那屠格涅夫是如何把老麻雀的英勇无畏写清楚的呢?(请你默读4、5段,一边勾画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一边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老麻雀的行为。

五、当堂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儿,请你把补充习题翻到44页,20秒时间完成第二题。

 

六、书写指导

齿:注意笔顺,从上到下,从内而外,“人”的捺笔便点笔。

搏:左边提手旁,右边横折没有提。

 

七、布置作业

1、生字组词。

2、同步练习。

3、课本67页初试身手第一题。

A:1、3   B:2、3

 

大队部
党支部
教导处
教科室
人事
数学教研组
卫生
校长室
信息中心
英语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总务处

扫一扫
友情链接
https://www.jyjsfz.cn/jdmxx/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 2004-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md887
主办单位: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乐山路96号()
电话:025-86523277
苏ICP备102124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