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牧童之歌
发布人:马郑好  发布时间:2020/12/24 09:17:29

附件:牧童之歌.pptx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牧童之歌

《牧童之歌》




【重点、难点】


重点:用欢快的、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连续的附点节奏的演唱,以及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教学目标】


1.用快乐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之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通过模仿、探究、合作、


对比感受音乐的情境和情绪。


2.掌握浮点八分音符的读音,区分音的长短和强弱


3.通过律动和分声部合唱,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副水墨图(《牧童》),请同学们看看图片中的小孩在干什


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


(这小孩吹着竹笛悠然自得地放牛。)


总结:我们把放羊或放牛的孩子称为牧童。这是我们江南水乡的牧童,他们生活简单、悠闲自在。而新疆牧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二、新歌教唱


1.初步熟悉歌曲


一起走进新疆,走进美丽的新疆大草原!告诉大家,你们看到了什么?(以


生动的给学生展现新疆大草原上牧童放牧的情境,同时配以《牧童之歌》


的音乐。


2.掌握附点节奏


1)出示节奏教师示范


同学们听,什么声音?(马蹄声由弱到强)你们想不想来敲敲?(出示节奏)




师敲节奏,叫一个学生打,集体练习。


看,马蹄声有了什么变化,


(一个音符变成了小附点,有附点的音唱得长一些,


后面的音唱得短一些轻一些。)听老师怎么拍的。同学们试一试。



小牧童从远处骑马走近,马蹄声有什么变化?(由弱到强)


我们这段节奏再拍一拍,拍出由弱到强的感觉,注意看老师指挥。


2)学生拍手模拟

3)学生弹舌模拟马蹄声


3. 熟悉歌曲内容

原来是草原上的小牧童唱着歌儿,骑马跑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向他们学习一


首新疆民歌《牧童之歌》。请同学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


师:小牧童用歌声表达了他们愉快的心情,我们也骑上马儿到大草原跑一圈!


(在位置上做骑马动作)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用“啦”哼唱旋律。注意有连线的地方唱一个


“啦”。找出歌曲中什么地方的节奏和马蹄声相似?


把这两句用啦再唱一唱。


4. 唱附点部分

1)老师带着学生唱谱

2)老师弹奏一句,学生演唱一句或学生自己带入歌词演唱

讲一讲歌曲中的附点节奏,问问学生加附点的演唱与没有附点的有什么区

别?

5.再次完整演唱,对比师生演唱的区别,了解歌曲音乐风格

6.学生有感情地演唱《牧童之歌》


【设计思路】以一连串的马蹄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教学法、听


唱法、对比演唱来学习《牧童之歌》,并在音乐活动中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综合表演

羊叫声 



风声(拍手)



1.老师示范以上音效。


2.学生合作

(1)全班同学练一练。

(注意2/4拍的强弱)

(2)第一遍,第一组学生模拟羊叫声,第二组学生模拟风声,第三组同学仔细聆听。第二遍,第三组同学加入声部与其他两组合作。

(3)在第三乐句上加入伴唱。


3.师生合作,教师在第三句加入伴唱


你们的歌声让我感受到牧童的生活真是多么令人羡慕,我也想用歌声表示对他们的赞叹。


2/4 2—|6—|4—|2—|


lalalala


①老师用“啦”唱一唱;同学们也试试


......


②一半学生唱词(第三句),另一半学生伴唱。

4.完整演唱这首歌


【设计思路】


在歌曲会唱后加入马蹄声、扬鞭声及伴唱来丰富歌曲的演唱形式,用音乐实践活动再现牧童多彩的生活。



随音乐律动,表现小牧童的放牧生活。


对比新疆牧童与江南牧童的放牧生活区别。


牧童放牧的生活即快乐又辛劳,但他与我们江南牧童的生活使有区别的,请同学们联系我们之前看的江南水墨动画视频对比了谈一谈。






大队部
党支部
教导处
教科室
人事
数学教研组
卫生
校长室
信息中心
英语教研组
语文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总务处

扫一扫
友情链接
https://www.jyjsfz.cn/jdmxx/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 2004-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md887
主办单位: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乐山路96号()
电话:025-86523277
苏ICP备10212462号